本篇文章1076字,读完约3分钟
据最新消息,2016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10089亿元,同比增长17.1%,城市分布明显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仅上海和北京的税收总额就占全国税收总额的近30%。
截至4月底,已有20多个城市公布了2016年的个人所得税收入。“价值线”记者统计了各城市地方税务局的官方网站数据。汇总统计如下:
一线城市:又宽又远的北方
据统计,《价值线》记者发现,四个一线城市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全国税收总额的40%,但一线城市之间的差距很大,上海和北京均超过1400亿元,优于其他城市。同样被列为一线城市的广州和深圳,显然与北京和上海不是同一个数量级,广州与其他三个城市的差距尤其明显。深圳和广州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分别为757.87亿元和385.95亿元。
据“价值线”记者调查,每个城市的个税主要来自居民的工作收入,但也有一部分来自“产权转让收入”。据统计,2016年北京市总税收1428.1亿元中,有180.7亿元来自“产权转让收入”,增幅为58.4%,这可能是由于北京市庞大的二手房市场和“非全五只”缴纳20%的差价税。上海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第二,从就业的收入结构水平和一些官方数据来看,四个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差异不大,这也可以从gdp总量和人均gdp中得到支持;但是,从各城市的人口比较中可以发现,广州和深圳的人口与北方的人口差距很大,深圳的人口甚至还不到北京和上海的一半,导致了城市就业人数的巨大差距,这也是广州和深圳的税收总额低于北京和上海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线和三线城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价值线》记者发现,三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税收总量不在同一个量内。作为二线基准城市,杭州、苏州、天津、南京、成都、宁波、武汉和无锡的城市税收收入在100亿至300亿元之间。杭州以288.8亿元位居二线城市之首,其次是苏州和天津,税收收入超过200亿元。
根据各城市发布的个人所得税官方统计,所有三线城市的个人所得税总收入都在100亿元以下,许多三线城市只有20-30亿元。
深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主要原因是“门槛”和“累进税率”的存在,导致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的纳税贡献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二线城市在工作收入方面比三线城市具有压倒性优势。
与月收入超过2万元的金领工人和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产业工人相比,前者每月要缴纳2120元的税,而后者每月只需缴纳15元,前者是后者的140倍。对于一些低收入城市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甚至没有资格纳税。
综上所述,一线城市之间的税收差异主要受就业人数和财产转移的影响。二线和三线城市之间巨大的税收收入差距表明居民的收入水平差异很大。
标题:最新城市个人所得税收入排行榜 广深远落后于北上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