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6字,读完约3分钟
秀水县城市景观。记者杨继红照片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了《关于推进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建设升级版河道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我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是保护鄱阳湖流域作为一个集山、河、林、湖为一体的独立生态系统的实践缩影。
人类的命脉在于土地、水、山、土壤和树木。临天湖景观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近年来,我省在总结山区河湖工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统筹规划了山区河湖的开发、保护和管理,探索了大湖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建成了景观、森林、湖泊综合治理示范区。
要打破“只种树、只管理水、只保护田”的误区,关键在于实施系统治理,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在我省统一规划,建立农、林、水、环保、土地、交通等相关规划衔接机制,实现主流与支流、岸与岸、城乡涉水环境管理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统一监管,建设全省统一、覆盖市县的断面水质监测网络、河湖管理信息系统和河道主管即时通讯平台,建立网格化管理协调机制和水质恶化调查机制;统一执法,整合各省级部门的江河湖泊保护管理行政执法职能,建立日常巡查、通报和责任落实制度,建立省级环境执法与环境司法衔接机制;统一行动,落实2016年“清河行动”,开展工矿企业和产业集群水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等10项专项整治行动,发现934个破坏河湖的环境问题。
开展风景林湖泊生态保护与恢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地表推广和示范,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森林质量改善工程,完成封山育林100万亩,退化森林恢复160万亩,森林抚育560万亩,开展非国有林赎回(租赁、协议关闭)试点;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湿地资源总量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监测、评价和预警机制以及湿地保护和恢复补偿制度;实施耕地保护和恢复工程,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完善耕地质量评价和等级监测体系,启动耕地恢复试点,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同时,加快福州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区和长通高速公路生态经济带建设,开展第一批、第二批生态文明示范县监管和第三批生态文明示范县评选。
蓝图已经绘制完成——到2020年,建设具有江西特色的完整体系的生态文明体系,基本建立景观、森林、湖泊治理体系,空土地开发保护体系更加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更加完善。行动已经开始——我省突出风景林和湖泊生命群落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探索和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空土地开发与保护制度、流域综合治理制度、生态保护与恢复制度等。在建设风景林、湖泊综合治理示范区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记者游静)
[我想纠正错误]主编:卢伟
标题:江西构筑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0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