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6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社上海六月二十日电(卢淼、马华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二十日在上海谈到金融服务业开放时表示,“各国的经验,包括中国自己的经验,都表明(保护金融服务业)导致懒惰,而金融软约束等问题则使竞争力减弱,损害行业发展。”
“2017陆家嘴(600663,临床单元)论坛”当天在上海开幕。周小川是在出席“第一届联大:全球视角下的金融改革与稳定发展”论坛时作上述表示的。他强调,金融服务业是一个竞争性的服务业,它得益于对外开放,需要进一步开放。
数据地图: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据中国新闻社记者周小川报道,保护金融业,在它成长之后开放,然后参与国际竞争的想法是不正确的。确保金融机构的健康是预防金融危机的首要前提。因此,我们不应容忍高杠杆、低资本和不良贷款等现象。我们越是不开放和不竞争,我们就越倾向于容忍这些低标准。
回顾在中国引进外资银行的过程,周小川说:“一开始我想引进资金,但回头看,中国国内的商业银行从这次竞争中学到了很多。”
例如,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中国金融业带来了产品演进、市场建设、业务模式和管理经验等一系列变化。后来,通过竞争性股权分置改革和上市,国内银行的经营效率、资产质量和公司治理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它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会计准则改革、监管准则改革和政策营等。
因此,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步伐必须加快。周小川表示,中国目前有五家金融机构跻身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之列,成为资本充足、运营稳定的市场化商业实体。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健康已经引起了国际债券市场和新兴市场股指机构的关注。
“一带一路”的提出也为中国金融业的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周小川认为,“一带一路”是一条开放之路,涉及大量新兴金融合作,这将带来进一步开放的需求,也为中国金融开放和国际合作提供新的机遇。
周小川说:“发展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首先探索了发展金融,这是一种服务于国家战略、市场运作、自我管理、注重长期投资、依赖信贷支持、不依赖政府补贴、保证微利和财政可持续性的金融模式。”
他进一步指出,这种模式不会挤压金融资源,避免道德风险和市场扭曲等问题,并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时,“一带一路”的建设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海外布局,为贸易、投资和资本运营提供了更好的金融服务发展。(结束)
标题:周小川:保护导致懒惰 中国金融服务业要进一步扩大开放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