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6字,读完约2分钟
近日,河南省某市某公司发生火灾,该市官方微信发布了相关新闻。细心的网友发现,在这份263字的公告中,有165个字介绍了“各级领导重视这件事”,并逐一列出了各级领导的级别和姓名,非常详细。然而,关于事故原因和人员伤亡,公众更关心的只有14个字:“没有人员伤亡,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类似的情况不是个案。2015年,北方某处发生仓库火灾。在585字的官方公告中,只有285字用于介绍各级官员的姓名和头衔。关于事故原因和人员伤亡的信息非常少。最后,当介绍遭受伤亡的消防员时,只有一组简单的数字。
近年来,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利用各种媒体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声音,积极回应群众关注,确实值得称道。然而,也应该注意一些官方报告中经常出现的“领导人注意”现象。
积极处理突发事件是各级领导的自然责任。换句话说,即使“领导重视”的内容没有包含在正式通知中,领导重视它也是不言而喻的。此外,官方公告的目的是通过权威渠道发出声音,全面细致地澄清事实,稳定人心。至于各级领导重视并采取积极行动的事实,是以实际行动和具体结果表现出来的,为什么要在官方声明中反复强调呢?
在官方报道中过度的“领导关注”背后,是根深蒂固的“官方本位”意识的体现。在一些人看来,官方公告的公告不是为了从公众的角度提供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信息,而是为了从“领导”的角度尽可能照顾所有相关领导。从这个意义上说,许多信息发布并不是从满足公众最迫切的信息需求开始的,而是将领导满意度作为最高甚至唯一的标准。如今,这种信息发布以多样化的沟通方式和信息渠道,似乎显示了领导干部履职的形象,但实际上却透支了政府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从公众的角度来看,官方通知需要传达最紧急和最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在一些火灾通知中,与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相比,详细的事故现场情况、后续措施和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提示更为公众所关注和需要。
写作风格反映了政治风格。官方报告不妨少关注领导,多关注群众,这不仅是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也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也将为人民带来更多的认同感和收获。
标题:这条585字的事故通报 竟用了285字介绍官员…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0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