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8字,读完约3分钟
凤凰财经,6月21日,2亿产业工人迎来了近期的黄金发展期,预计将率先受益于本轮收入分配改革,实现收入大幅增长。专家预测,今年工业工人的收入增长率将达到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这是中央政府第一次计划工业工人的建设。建议改革企业人事管理和职工劳动管理的双轨制管理体制,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使用和待遇的激励机制,实现工人越多,技术工人越多。建立按要素参与技术工人创新成果分配的制度。
几乎与此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2017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工作安排》也明确提出:“要完善对技术工人的激励政策,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参与起草工作安排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所副所长万海源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产业工人是中低收入群体的主要代表之一。提高产业工人的劳动报酬可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从点到面的收入,有效缩小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此外,工业工人的发展也可以支持制造业的升级。
万海源表示,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所课题组的计算,一旦上述政策得以实施,今年工业工人的收入增长率将达到10%,比去年的8%高出两个百分点。其中,一线装配线工人的收入增长率可提高6个百分点。“当然,最终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落实和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实。由于各地的扶持标准和能力不同,各地产业工人的收入增长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万海源说道。
新时期的产业工人是谁?
在传统意义上,产业工人是指在现代工厂、矿山、交通运输等企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劳动者。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产业分工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我国产业工人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的农场和林场的集体生产劳动,第二产业的采矿、制造、建筑、电力、热力、燃气和供水生产和供应业,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原则,作出了重要的制度安排,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了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发挥了他们的骨干作用,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保证了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到目前为止,中国约有2亿工业工人,其中80%以上集中在第二产业,近80%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60%集中在大中型企业,30%有技术水平,约60%是农民工。
同时,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据估计,高技能人才占制造人员的5%;在技术工人中,初级和中级工人的比例达到73%,高技能人才的比例远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74%的农民工是初中及以下,60%以上没有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在非公有制企业和小微企业中,技术工人严重短缺。
标题:好消息!这2亿人今年工资增速将达到10%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