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86字,读完约2分钟
图为若羌县一家公司的员工在挑选红枣。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5日电(记者王若丹贺军周海军)记者5日从新疆若羌县了解到,2016年,该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新高,突破3万元大关,达到3万76元,比2015年的2.85万元增长1574元,连续8年位居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首位。
2016年,若羌红枣采摘时间较往年稍晚,树上自然风干的红枣充分积累了糖分和微量元素,保证了红枣的品质。红枣干产量从2015年的6.53万吨增加到6.95万吨,红枣已成为当地农牧民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截至目前,若羌县红枣种植面积已达22.8万亩。若羌县坚持优质、创品牌、拓市场,完善红枣管理、举报、奖罚机制,加强对违禁药品使用的查处,成立了若羌红枣六个营销支队,在新疆和国外开展了洽谈与合作,举办了“快乐村”采摘体验市场推介会,努力培育和拓宽红色销售渠道。
为确保若羌红枣的市场秩序,若羌县委、县政府开展了专项打假维权活动,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内保护若羌红枣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动,查处了42起侵犯若羌红枣商标专用权案件,没收侵权红枣340吨,销毁侵权包装盒97,590个。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已经深入若羌枣农的心中。2016年,若羌县实现了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在县、乡、村三级的全覆盖,建立了全县农业特色产品展示平台,实现了“网上销售”,开辟了农产品销售新渠道。若羌枣农也把它读得很时髦。微型企业。”若羌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韩说。
若羌县委书记宋表示,2016年,“若羌红枣”地理标志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若羌红枣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荣誉,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提炼和壮大红枣产业、保护和提高若羌红枣质量的信心和决心。今后,若羌县将实施若羌红枣标准化生产,大力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实现若羌红枣有机生产、深加工和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大力促进农牧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
标题:新疆若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3万 8年蝉联西部12省区市首位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1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