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46字,读完约5分钟

目前,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可服务50多个国家和30多亿人口,已成为联合国认可的四大核心供应商之一。

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北斗二号卫星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别奖。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原北斗二号卫星项目副总设计师、北斗系统高级顾问李祖宏向《中国科学》记者发表了上述声明。

北斗二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四个“第一”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键一步。其任务是建设覆盖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以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的迫切需要,并确保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北斗二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该项目自2004年8月启动以来,历时8年完成了开发建设,建成了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由14颗联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运行。2012年12月,正式向中国和亚太地区提供导航、定位、授时和短信通信服务,服务区域系统性能与国外同类系统相当,同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北斗二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来自全国300多个单位的8万多名科技人员参加了研发工作。例如,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近十年来一直承担北斗第一代和第二代设备的开发,是中国科学院承担任务最多的单位之一。上海天文台主要承担信息处理系统、时频系统和激光测距系统的开发。同时,成功开展了北斗卫星星地激光时间比对测量,获得了高精度测量数据,成功完成了北斗导航卫星激光时差测量仪的研制项目。2012年,上海天文台开发的系统参与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的联合调试和联合测试,确保了中国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2013年,上海天文台荣获北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也成为此次国家科技进步特别奖的获得者。

北斗二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在北斗任务中承担了系统时间溯源、gnss时差监测、时频系统、原子钟开发等多项关键技术研究任务,为北斗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并获得了此次国家科技进步特别奖。

北斗二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北斗二号卫星项目总设计师助理郭树人认为,该项目在国际卫星导航领域和中国航天领域取得了多项举措,开发出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

北斗二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四个第一”. "他说:“第一,世界上第一个多功能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第二,中国第一个与国际先进系统竞争的空间系统,第三,中国第一个为公众和国际用户服务的空信息基础设施,第四,中国第一个具有复杂星座网络的空间系统。”

北斗二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然而,获得这些“第一”并不容易。北斗二号的创新在于实用性。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下,从设计到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大量的空等待着被填满。

“北斗要打出‘中国牌’了。”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杨辉(音译)记得,当他们出国购买星载铷原子钟时,对方告诉他们,“如果你买了,伽利略(注:欧洲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就不会买。”你能等他们把它拣出来再回来吗?”

北斗二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这一事件让杨辉深感惭愧。星载原子钟被称为导航卫星的“心脏”,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技术。以前,这项技术只有少数西方国家掌握,属于中国的空怀特技术。它能否突破,关系到北斗系统建设的成败。杨辉认为,中国只能实现这些关键产品和技术的本地化。

北斗二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在此艰难时刻挺身而出。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解决了星载铷原子钟一系列关键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在卫星环境的精度、小型化、寿命、可靠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研究成果。

北斗二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武汉物理数据研究所研制的星载铷钟产品,性能指标与美国gps系统相当,处于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它们被批量用于北斗卫星,对北斗系统的及时建成和运行起着关键作用。这一成就使中国的星载原子钟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突破了北斗系统工程的技术瓶颈,为提高中国和空.的原子钟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斗二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由于对星载原子钟的贡献,武汉物理数据研究所也成为了国家科技进步特别奖的获得者,团队负责人梅成为了获奖者。

"定位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个亮点."李祖宏说:“我们的北斗要打出这张‘中国牌’。”

从地区到世界

现在,随着北斗二号卫星项目的成功完成,中国从根本上摆脱了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彻底掌握了时间空的控制权、卫星导航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动权以及制定国际规则的话语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北斗二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服务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已经成为代表中国的“国家名片”。目前,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可服务50多个国家和30多亿人口,已成为联合国认可的四大核心供应商之一。

北斗二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根据北斗系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保证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稳定运行、促进系统应用的同时,团队正在按计划实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自2015年以来,已经成功发射了五颗新的北斗导航卫星和两颗区域服务备用卫星。2016年,新北斗导航卫星已经通过测试和验证,基本巩固了新北斗导航卫星的地位。

北斗二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郭树人介绍说,北斗三号卫星项目计划在2018年前后完成大约18颗全球网络卫星的发射,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到2020年,我们将形成全球服务能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二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北斗二号建设和运行的12年里,我们的团队付出了很多。这次我们可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别奖,这是国家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李祖宏表示:“这一荣誉也将激励北斗团队继续努力,打造北斗三号,并超越弯道,实现国际领先。”

标题:北斗二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