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19字,读完约7分钟
2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网上直播与非法出国》,讨论了网上直播的混乱。文章指出,在直播丰富网络文化的同时,一些违反道德和法律法规的现象也频频出现。
目前,网络广播通过奖励用户而获利。为了获得最大的关注和增加点击数,惊人的技巧和吸引眼球已经成为个人直播平台的粉末吸收工具。一些直播平台通过低级趣味来抓球和赢得眼球;有些传播非法和不合法的内容;其他平台非法直播新闻信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然而,眼球经济背后实际上是网络广播领域的法律风险。
文章认为,许多平台设置的报道渠道非常有限,报道类型过于狭窄,网民的报道渠道需要进一步畅通。
以下是全文:
在红色的火焰下,混乱是频繁的
在网上直播中,与色情和暴力有关的内容被庸俗化等侵权行为经常发生
你知道喝酒的惩罚标准是什么吗?一旦你举起酒杯,你就应该放下驾驶的钥匙。2017年1月26日,也就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山东省青岛市的交警成了网红。通过网络直播,他们检查夜间酒后驾驶,现场讲解酒后驾驶案例,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与网民在线交流提醒人们安全驾驶,并通过现场直播增加安全防范的力量。
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的第一年,没有直播、没有传播已经成为常态,网络直播被广泛应用于娱乐互动、新闻报道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中国有300多家企业提供互联网直播平台服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网络传播丰富网络文化的同时,一些违反道德和法律法规的现象也频频出现:
去年3月,网上女主播林(音)和其他人录制了淫秽视频,以吸引人气并获利。法院裁定,这构成了制作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2016年11月,四川凉山的现场捐赠事件引起了关注:现场视频平台的主持人以慈善的名义。在一些偏远的山村,村民们被要求多次拍摄捐赠的现金和材料的视频,以吸引观众送主播礼物;直播结束后,主持人拿回寄给村民的钱,观众送给主持人的礼物被主持人兑换成钱,放进自己的口袋。策划虚假慈善直播活动的主持人获利数十万元,涉嫌诈骗,已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目前,网络广播通过奖励用户而获利。为了获得最大的关注和增加点击数,惊人的技巧和吸引眼球已经成为个人直播平台的粉末吸收工具。一些直播平台通过低级趣味来抓球和赢得眼球;有些传播非法和不合法的内容;其他平台非法直播新闻信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然而,眼球经济背后实际上是网络广播领域的法律风险。例如,传播色情和暴力等视频涉嫌刑事犯罪;公共场所的网络直播可能侵犯公共安全利益或他人隐私;此外,网播还涉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有些主持人不加任何解释就直接传播别人的作品
在实况网播中,应特别注意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许多网络主播都是00以后。因为青少年不成熟,其他人很容易效仿。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告诉记者,仍有一些现场视频嘲笑残疾人的缺点,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此外,许多现场网络直播主持人夸大和虚假宣传他们的产品。
网络直播的色情和低俗化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网络直播平台的员工是混合的;仍然有大量不合格的网络广播平台。北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滕认为,网络直播是一个新兴行业,配套法律规范不完善,网络直播行为规范缺乏明确具体的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和有效的违规处罚机制;此外,由于网络直播的即时传输特性,很难监管。
引入监管直播的措施
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部等部门出台了实名认证、分类分级、信用黑名单等措施
2017年2月4日,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市公安局、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赴梨园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经过调查,梨花视频通过设立原创栏目、自行编辑视频、收集用户上传内容等方式,发布了大量所谓的时政独家视听新闻信息。,并被责令进行全面整改。
针对网络直播领域的类似违规行为,互联网信息办、文化部等部门在2016年集中出台了相应措施,清理了实名认证、分类评级、信用黑名单等网络直播行为:
2016年7月,文化部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绩效管理的通知》;2016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应当具备相应资质,不符合相关条件的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直播服务;2016年11月4日,国家网络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条例》,要求对直播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互联网直播机构信用评级管理制度,实行主播实名登记黑名单制度。
作为参与《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条例》起草全过程的成员,朱伟介绍说,《条例》强调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直播的双资格制度,即直播平台和直播发行人都必须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格。同时,根据新闻信息服务直播的传播速度和影响程度等特点,《条例》明确了新闻信息直播系统及其互动内容。这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公众在新闻制作口岸的知情权,从而最大限度地遏制了新闻侵权和虚假新闻的负面影响。
朱伟认为,创建网络直播的信用治理模式是《条例》的亮点之一:将网络主播的信用评级与平台的管理和服务直接挂钩。有了更高信用评级的网络主播,就有可能获得更高的直播权利和利益,将信用变成主播竞争的砝码,并将信用与商业利益联系起来;黑名单系统建立后,被列入黑名单的锚将被禁止重新注册他们的账户,并向省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报告。通过这种方式,黑名单上的主播将不能随意强制平台,这样法治和诚信就可以回到直播市场。
明确责任,加强监督
网民的举报渠道需要进一步畅通
创新和规则一直是互联网发展的主题。网络直播平台作为直播活动的规则制定者,是直播行为的技术服务提供者,也是直播行为的组织者和监督者,应对其平台服务所产生的内容承担相应的主要责任。腾张丽说道。
事实上,《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直播平台在监管体系中的责任,明确了直播平台应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了信息审计和信息安全体系,完善了值班检查和应急响应等管理措施;澄清了直播平台的技术责任。直播能够立即屏蔽互联网直播,建立直播内容审查平台,添加直播内容或直播平台标识信息以实现可追溯性,并保存直播内容和发布日志不少于60天;明确了直播平台真实身份认证系统的职责。普通网络广播用户根据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原则,通过自己的手机号码进行认证,而网络主播则应根据身份文件、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进行认证。
朱伟认为,从实际角度来看,很多平台设置的报道渠道非常有限,报道类型也过于狭窄。一些直播平台没有涉及淫秽、色情、低俗、暴力等直播信息的报道渠道。即使有报道渠道,平台的接受时间也太长了。到处理开始时,非法直播已经完成,根本达不到全社会监督的效果。
标题:人民日报谈网络直播乱象:网民的举报渠道需更加畅通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