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3字,读完约3分钟
大店村:六盘山脚下的“销售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徐灵吴树瑞)3月1日,空的天空一片蔚蓝。只是宁夏南部山区仍然有一丝冬天的寒意。一大早,记者沿着盘山路行驶了近一个小时,来到距固原市26公里的张艺镇大店村。道路两旁整齐划一的房屋,干净平坦的沥青路面,彻底颠覆了第一次来宁夏的记者们有深谷、交通受阻、水电匮乏的印象。
“欢迎,欢迎!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网络媒体记者在网上冲浪。”大甸村党支部书记吴钊害羞地伸出手。
俗话说:背山吃山!村民应该能活下去吧?"现在,它曾经是宁夏一个贫穷而著名的地方!"说着,吴钊指了指村支部墙上的旧照片。这个村子有310户人家。去年,共有129户家庭和487户贫困家庭。奇怪的是,近几年来,我们调整了结构,抓住了行业,并没有减少折腾。虽然大多数村民能填饱肚子,但很难致富。
吴钊接着说,近两年来,从自治区、直辖市的领导到县乡的基层干部,我们都十分关注扶贫工作,对他们进行了反复的调查和指导,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原来村子里少了三样东西。一是没有外向型产业;第二,没有加工企业;最后,没有“农家乐”式的第三产业。
屠蜜蜂农场
你能否致富取决于道路是否正确。!近两年来,大甸村在这三个方面调整了思路,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养5箱(蜂蜜)补500元,养20箱补12000元。注册卡持有者刘玉兰借了5万元发展水产养殖。去年,她家的收入达到了3万元。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村里蜜蜂养殖的快速发展,村里的蜂蜜已经通过淘宝和京东销售到北京、太原、Xi和其他大城市。
外商对“一脉”矿泉水持乐观态度
大店村流动的山泉水是一种稀有的富锶矿泉水。去年,宁夏沂水水业有限公司看中了这一宝贵资源,在大店村建了一迈矿泉水工厂。大店村集体持有一麦水厂10%的股份,预计每年可向村集体分红10万元。卢伟和其他32名贫困村民在水厂工作,基本工资为1800元,还有奖金。
这里有几个蒙古包状的茅草屋和两个黄色的泥棚,上面点缀着农具。外出打工多年的村民刘志强,在乡镇一级的支持下,在村里创办了第一家“西海家庭”农舍!由于主菜是用矿泉水炖的免烧鸡和蘸有当地蜂蜜的芝麻油煎蛋糕,它于去年6月开业,定期游客在节假日和周末都会爆满,月营业额约为1.5万元。“海子历史文化景点离我们不远。刘志强说:“随着国家推动全球旅游业的发展,村里已经有七八个村庄想做农家乐,今年可以重新规划。”
第一快乐农舍
思想正确,摆脱贫困不再困难。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大店村两年来不仅全面发展了养牛、养蜂、种植、劳务、旅游等产业,还投资建设了矿泉水工厂、放养土鸡和种植藜麦,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截至2016年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00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8万元,129户已办卡家庭全部脱贫。
我们村终于卖了贫困村的称号,摆脱了贫困的“帽子”。村长王如释重负地说道。
(编辑:张学)
标题:[扶贫攻坚看宁夏]大店村:六盘脚下的“销号村”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2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