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35字,读完约2分钟
3月3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2016年底的全面外债数据(包括本币和外币)。据初步测算,2016年底,中国的负债率为13%,负债率为65%,偿债比率为6%,短期外债和外汇储备比率为29%。外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项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中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总体而言,截至2016年底,中国全口径外债余额呈稳步上升趋势。截至2016年底,中国全部外债余额为14,207亿美元,比2015年底增加377亿美元,增幅为2.7%,外债总额连续三个季度稳步增长。
然而,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据记者统计,与2014年底的历史高点相比,2016年底中国的全口径外债余额下降了3593亿美元。上述负责人表示,从外债规模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外债的去杠杆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积累的风险正在逐步释放。
具体而言,2014年底至2016年第一季度是中国企业外债去杠杆化阶段。中国企业加快偿还相关债务,2015年减少3970亿美元,2016年第一季度减少515亿美元。“这有利于降低中国外债积累的风险,降低高杠杆操作和货币错配的风险。”负责人说。
自2016年第二季度以来,随着前期外债去杠杆化接近尾声,全面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等便利企业跨境融资的政策已经出台,中国企业利用外债的情况开始好转。2016年第二、第三和第四季度,分别增长了248亿美元、427亿美元和217亿美元。
至于今年中国的外债规模,负责人预测外债规模将稳步上升。原因在于,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产能调整、产业升级等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适度借贷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必要手段。中国企业将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变化,自主决定举借外债的期限、规模和币种结构,中国外债总量将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标题:去杠杆基本完成 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