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07字,读完约10分钟
编辑
截至今年3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的“悔悟与分析”专栏已经推出三年了。在过去的三年里,本专栏偶尔会曝光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件。通过对案件的分析和对违法者灵魂的忏悔,党员干部深感震惊。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腐败官员的招供,我们可以找出腐败犯罪的各种原因,更有针对性地惩治犯罪。从今天开始,《法制日报》已经发布了一系列的报道,聚焦于坦白中的廉政风险点。请注意。
“我认为收红包的行为是比较隐蔽的。你知道我,成本低,风险小,我通常是幸运的。”
是前四川省农业厅厅长胡湘泉说的这番话。最近,胡湘泉的悔过书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悔过与分析”专栏中发表。
自2015年2月底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本专栏以来,已有22本悔过书被披露。据《法制日报》的记者称,其中19人提到,当他们在悔过书中反思自己的腐败原因时,他们是幸运的、贪婪的或不平衡的。
腐败犯罪通常都有运气
胡湘泉是本专栏最新出版的《悔过书》的贪官。
出生于1953年的胡香泉在2013年12月被解雇时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为什么邮递员成长为部门一级的干部?"
1996年至2013年,胡湘泉在担任四川省建阳市委副书记、书记、资阳市委常委、组织部委员、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巡视员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接受下属单位、个人和企业负责人的馈赠,涉及金额总计1067万元。
”在胡湘泉的自我反省和检查材料中,他提到自己在与下级干部打交道的过程中收到了一个红包,从几千元到几万元甚至十多万元不等,涉及的人数和收到的金额都很大。大,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披露。
胡湘泉在他的《悔过书》中写道:“最初,我不愿意也反对收红包。我拒绝,返回,甚至亲自批评。”
“后来,随着职务权力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谄媚的话和恭维的话越来越多,它们渐渐消失了。他们慢慢放松了对收到红包礼物的警惕。他们总觉得红包是别人送的,他们似乎不欠别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送礼物和送钱的人越来越多。”胡湘泉说:
“收红包和礼物的行为是比较隐蔽的。你知道我,成本低,风险小。一般来说,你会很幸运。运气好的话,你会名利双收。”胡湘泉这样总结他的心态。
2016年4月,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胡湘泉10年有期徒刑。
对此,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罗蒙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几乎所有的腐败犯罪都是幸运的,犯罪人相信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别人发现,否则就不会犯罪。
《法制日报》的记者们一个接一个地搜索忏悔书,发现在这22本忏悔书中,有10个人明确表示,当他们的腐败被发现时,他们是“幸运的”,占45.4%。
比如,前河南省沁阳供销社农资公司经理许在他的《悔过书》中说:“为什么有些人能坚持和控制自己,而我不能?工作中也有一种幸运的感觉,认为他的‘操作’更‘聪明’,不会被发现,也不会引起问题。”
原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原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夏萍也在他的悔过书中说:“他对法律和纪律漠不关心,聪明和运气是原因。”收受贿赂,我想我已经打过一次交道,我再也不会来来回回了。不会有问题,我也没有想过“如果你想让人们知道,你就什么都不要做”这一真理。
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松也发现,在以往的腐败案件中,运气并不少见。
他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腐败经历表明,正是因为他们运气好,才把他们的腐败动机变成了腐败行为。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对《法制日报》记者说,腐败官员的运气也与他们缺乏组织监督和纪律有关,这使他们没有及时受到惩罚,并逐渐从违纪变为犯罪。
心理“失衡”用腐败来弥补损失
江苏徐州CPPCC原副主席张茵是第一个通过本专栏发表悔过书的贪官。
2015年2月2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了“悔悟与分析”专栏,同时披露了徐州CPPCC前副主席张茵案的“换发奖金”视角。
在分析他腐败的原因时,张茵提到:“看着那些老板住在豪宅里,开着好车,穿名牌,出入高端俱乐部,喝得烂醉如泥,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比较自己,日以继夜地加班,有时在吸引投资时我不得不失去笑容。我每个月都拿着这份薪水,感觉太失落了!”
“我觉得比他们高,我的文化水平也比他们高。为什么不呢?对心理学的思考是不平衡的。”张引自省。
“心理失衡”并不是由张单独引证造成的。
2016年5月,“坦白与分析”栏目披露了重庆市城口县前县委书记、人大主任余绍东的案件警示记录。
童年时,余少东饱受饥饿之苦,他至今还记得自己捡拾食物,用野菜和杂粮充饥的情景。
1978年,余少东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医学院。大学毕业后,余少东自愿回到偏远的城口县工作。在开始他的仕途后,他花了20年时间从县医院院长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几乎每4年左右就被提升一次。
余少东在他的悔过书中说:“2003年担任政府常务副县长后,随着我县锰矿开发的不断升温,一些默默无闻的人很快就致富了。”
在长期的交往中,余少东和这些富锰矿的老板们逐渐成了“兄弟”,边喝酒边打牌,看着别人花几千元买一顿饭,但他们一年来的血汗钱连几顿饭都不够。
“我的心理会逐渐失去平衡。”余少东说,追求额外收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广东电网公司原总经理吴表示:“看到我认识的老板们住在高档别墅里,去高档餐厅吃饭,开着高档豪华车,我就在心里想,他们赚的大钱,很多都是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句话赚来的。”
“我心理不平衡,交易权力和金钱,交换对等物。既然你用我的力量得到了财富,你拥有一些是正常的。”吴在《悔过书》中分析了他的心。
据《法制日报》记者统计,在22本悔过书中,有9人明确提到“他们的心开始不平衡”和“他们的心很不平衡”,占40.9%。
对此,庄德水认为,心理失衡是一些官员走向腐败的重要心理诱因。
“当官员与私营企业主交流时,他们看到其他人住在豪宅里,开着豪华车,进行高端消费,等等。,而且他们的心理不平衡,所以他们很容易弥补他们在经济利益上的损失,从而导致腐败。”庄德水分析道。
在魏松看来,在典型的违纪违法案件中,由心理失衡导致的腐败比例相对较高。一方面,这说明这些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主开关”不好;另一方面,也说明十八大前的政治生态使一些领导干部追求个人利益和物质享受。
贪婪是腐败的根源
“感觉太亏”的张茵也在他的《悔过书》中说,反思了近年来他的思想的堕落和堕落的轨迹,他的“腐朽的根源”和他的“贪婪”。
2011年11月的一天,徐州市泉山区街道办事处的来到当时的泉山区委书记的办公室,恭敬地递上一张5万元的银行存款单:“张书记,这是我们的街道。”把拆迁项目的奖金发给你,密码和以前一样,也就是存款日期。”
张茵自然接受了。
据事后统计,2007年9月至2012年10月,张茵共收到8条街道、2个单位的“拆迁奖金”40次,共计139.7万元,平均每月2万至3万元。
张茵在忏悔书中说:“因为我贪婪,自私和贪婪正在升级。”
“我公开接受‘奖金’。尤其是我当了秘书之后,这个‘奖金’就超过了一年。这还不够。我甚至用这个名字私分公款。表面上,我用奖金来鼓励进步,但实际上是为了方便个人财富的收集。”张茵说:“有时候我长时间拿不到‘奖金’,我会主动打电话‘问’:项目进展如何,加快进度,大家都在努力,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它!有了这个提示,他们就会明白了。”
2014年5月,张茵因收受贿赂和滥用职权被判处11年监禁。
贵州省水利厅原厅长李平在反思自己违法违规甚至犯罪的原因时,把“自私和贪婪”作为一个重要方面。
李平回忆说:“多年来,我为蔡的事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很多帮助。他承担了水利工程,我给予了很大的关怀。蔡还利用我良好的人际关系,拿走了下面的一些项目。”
“当我收到蔡的钱时,我也有顾虑和犹豫。最后,自私和贪婪占了上风,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李平说道。
原广东电网公司总经理吴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一个腐败分子,“贪得无厌才是根本”。
福建省南安市前市委书记罗国庆表示,他“在工作中是一个‘私人’角色,是一个‘贪婪’的角色。”
原辽宁省抚顺市市长栾卫青分析了受贿的原因,认为他“贪权、贪钱、贪色”。
据《法制日报》记者统计,在22本忏悔书中,有10个人认为贪婪和贪婪是堕落的原因之一。
根据庄德水的分析,贪官的贪婪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当接受第一笔贿赂时,我的心忐忑不安,但过了一段时间,没有人发现,组织也没有和他说话,这最终变成了更大的贪婪。“当他们受到金钱的诱惑时,就很难控制,他们就走向了腐败的深渊。”
罗蒙说,腐败犯罪是一种贪婪的犯罪,并且有一种贪婪和享乐的普遍心理。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挪用公款或者以金钱交易收受贿赂,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占有金钱。
“数据显示,贪婪几乎已经成为党员和领导干部腐败的共性之一,也是腐败的根源。”魏松发现。
领导干部的心理干预亟待重视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揭示《忏悔录》中堕落官员的各种心态?
对此,罗蒙向《法制日报》记者表示,根据比较心理学,从腐败案件所揭示的腐败犯罪中的运气、贪婪和快感来看,从腐败治理的角度来看,有必要考虑到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正处于这一特殊的转型期,因此可以通过实施监督制度来减少腐败的诱因,营造一个不敢腐败、不能腐败或想腐败的社会环境。
庄德水认为,首先,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道德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治观,理解政治的真谛。其次,要从组织的角度及时关注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注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对领导干部的心理干预,以便及时引导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心理问题。
“从整个社会环境来看,我们在对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提出廉洁要求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执行公务也是一种职业,它作为一种职业有其特殊性,进而培养公职人员的职业荣誉感。产生积极的激励。”庄德水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记者陈雷实习生陈佳云)
标题:中纪委披露22名落马官员忏悔录 3种贪腐心态最常见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3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