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1字,读完约3分钟
作为首批确定为物流标准化试点的城市,自2015年1月试点以来,29家试点企业通过完善“三大体系”和推进“四大模式”积极参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大力加大物流标准化投入,取得了初步成效。
回顾北京试点实践,不难发现工作创新、龙头企业和上下游联动是取得积极成效的关键。
创新的交付模式
北京标准化试点工作有两个创新。一方面,它突破了零售终端现有的配送模式,逐步实现了现场免费验收。依靠标准化托盘的应用,以无破损外包装的无破损作为交接货物的免验标准,推动超市和便利店实现现场免检,可以进一步提高条运的配送效率,缩短配送环节的等待时间和检验时间,提高整个流通环节的组织效率。
另一方面,它突破了现有的订购模式,逐步实现了基于标准化的订购单元化,即改变了现有的基于零件的订购模式,实现了托盘作为某一商品类别的订购单元,可以提供快速消费品配送的效率。
这两方面的模式创新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有效地提高了物流运作的效率,节约了劳动力成本。
创新基金的使用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创新理念体现在资金的使用上。北京在严格执行相关文件规定的同时,与商务部、财政部就财政资金使用进行沟通,突破资金使用的地区限制,支持京津冀地区投资建设项目。这不仅满足了企业运营的实际需要,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带动企业在京外投资超过4600万元。
对此,招商局物流集团北京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在资金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除了政策法规上的支持外,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战略,政策资金突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创新使用。
这使得招商局物流北京公司将物流标准化试点政策引入到河北省承德市大化树农村电子商务项目中。在构建以农村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的过程中,物流标准化元素在初始阶段就已经植入。2015年,公司为大化树农村电子商务配送中心提供标准化配送车辆、标准化货架、标准化托盘、标准化物流筐、标准化周转箱、标准化叉车等设备。物流标准化设备设施的配置提高了工业品下农村地区的服务质量和物流效率,也为农产品上游物流渠道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是北京加快推进物流标准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供应链中的主体企业是带动上下游企业升级和物流标准化改造的领导者,或者供应链中的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形成联盟,小联盟共同发挥作用。
物流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很难在一个点上反映标准化应用和升级的效果。只有上下游企业同时升级,形成合力,才能实现效益。北京的试点项目涵盖生产、物流、批发和零售等企业。,通过与上游企业在装卸、运输和托盘回收方面达成合作,并寻求下游客户的合作以达成托盘交换协议和试运行,全面推进标准化。
标题:新思路提档北京现代物流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