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8字,读完约4分钟
尽管受到了批评和质疑,但小企业经济越来越受欢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记者从近日举行的第二届北京微商务博览会上了解到,微商务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一个引人注目的朝阳产业。随着实体经济的快速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大品牌进入了微商行业。
北京微商博览会创始人林新建在会上表示,行业数据显示,经过五年的发展,2016年微商产业整体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元,预计2017年将超过6000亿元。2016年,中国的微型企业员工人数约为2000万,预计2017年将达到3000万。
仍然需要整合和转变
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商会秘书长徐景泉在展会同时举行的微型企业经济论坛上说,中国的微型企业产业在过去的一年里发展非常迅速。微型企业的发展只有短短几年,但这些年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取之不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快速消费品中的化妆品行业。微商务主要经营美容化妆品和保健品,这表明快速消费品行业在微商务领域具有独特的渠道特征。同时,徐景泉指出,微型企业有许多部分需要整合和改造。
经济社会学博士姜汝祥指出了微型企业存在的商业逻辑。微型企业可以通过朋友圈、微型团体、直播和公共账户等社交平台获得客户,而微型企业获得客户的成本是传统电子商务和零售商无法比拟的。店主从天猫和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获得顾客的成本很高。传统企业,尤其是零售企业,正面临着高租金的压力。“市场总是从最初的草根发展而来。正如30年前个体户和乡镇企业在中国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10年前淘宝上无数的小卖家开启了中国的网上购物时代,尚维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微型企业的出现让每个人都可以用手机和几千美元来创业。”
然而,随着微信购物成为消费者新的购物渠道,以下问题也随之增加。根据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近日发布的数据,微信购物逐渐成为新的投诉热点。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有关人士表示,今年2月,12315和96315两条热线接到的微信购物投诉主要包括对方付款后没有发货、商家销售的产品是“三无”、假冒产品等。从消费者反映的情况分析,通过微信与个人交易引发的消费者纠纷占了相对较大的比例。
传统品牌微企业
在商店流量持续下降、商店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下,传统品牌所有者正在转型发展。然而,微型企业以较低的运营成本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传统品牌。
中国互联网微商务工作组发布的《2016年中国微商务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品牌微商务将是未来微商务产业发展的八大趋势之一。
目前,仁和集团、同仁堂、郑袖制药、tcl、中通、亚倩、百雀灵、伊一本草、娃哈哈、苏泊尔、中粮、南麂人、蒙牛、汉都一社、伊康、博扬家纺等品牌都已进入微商行列。
中智简一(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参与者王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一些小微企业的“三不”、虚假宣传、偷税漏税等行为是前几年小微企业的混乱,很多人还是有前几年小微企业的印象,但传统品牌进入小微企业是一种趋势。“该公司已经这样做了很多年,经历了很多渠道变革。实体店真的很难做。劳动力和租金非常昂贵。马云提出新的零售理念后,我们也在探索。我们在渠道管理和控制方面有经验,关键是如何让新产品落地。我们也拒绝许多微型企业的做法。如果我们将来进入微型企业,我们将吸收它的精华。我们不通过交友进行营销,而是将实体和网络结合起来,在传统渠道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意识,扩大网络的力量。传统企业的转型非常困难。我们也下定了很大的决心,现在正在反复进行辩论和考虑。”据悉,中智简一最初是一家定制外贸出口公司。目前,公司计划推出一系列用于眼部按摩的智能可穿戴产品,并计划学习尚维的营销方法。
大品牌带来自己的流量,他们的品牌效应可以吸引很多代理商。然而,北京同仁堂前微商在微商经济论坛上表示,越来越多的大品牌已经进入微商,包括一些知名的百年老字号和上市公司,但传统的企业思维相对保守,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下,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例如,在微型企业部门,海报和宣传视频的及时性非常重要。然而,在大品牌企业中,海报和宣传片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公关部或法务部的批准,因此大品牌在时效性上无法与老微企业相比。
标题:品牌微商化渐成趋势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