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9字,读完约3分钟
“过去两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根据中国大数据行业发展现状和大数据交易行业难点,完成了交易体系、交易规则和交易监管三大要素大数据交易市场建设。”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首席执行官王散手在总结两年来的成绩和经验时说,他在数据交易领域摸着石头,正在进入深水领域。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于2015年4月正式挂牌运营,是全球首家大数据交易所,总部设在贵阳,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建立了四大运营中心。交易所的宗旨是促进政府数据的公开,发现行业数据的价值,通过大数据交易推动贵州乃至全球大数据行业的发展。
在数据交易中,谁是大数据交换的双方,如何定义具体的交易类型,什么是交易规则,如何保证交易安全...这些都是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在成立之初应该建立和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完成了大数据交易市场三大要素的布局,即“交易系统、交易规则和交易监管”。
“三位一体的‘三要素’是不可或缺的,它们是完美的,并且相互促进,以创建大数据事务稳定健康发展的生态。”王散手说道。
行业内被称为“淘宝大数据平台”的大数据电子交易系统是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自主开发的。该系统表明,数据源提供者可以在交易系统上对数据进行清理、脱敏、分析和建模后出售数据。“交易不是基础数据,也不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安全。”王散手说道。
在确保交易系统稳定和安全的同时,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也开始构建一个不可或缺的“软件”——制定交易规则。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成立了“大数据交易标准试点基地”,推出了十大数据交易标准和规范,为数据交易市场行为指明了方向,并使其有章可循。
此外,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完善了严格的监管体系,严格限制员工的准入资格,严格控制会员和行为。根据交易系统运行情况、数据交易业务流程和各阶段风险特点,将风险管控工作融入交易平台管理和业务流程,构建风险管控的防线。
目前,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交易额已经超过1亿元,交易框架协议接近3亿元。华为、阿里巴巴和京东等500多家企业成员已经开发出来,近4000种可交易数据产品已经开发出来。
同时,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立足于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和大数据交易的行业痛点,大胆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取消交易佣金制度,率先在行业内推出增值交易服务模式;“数据银河”战略的提出,“数字权利、数字整合、数字创造、数字沟通、数字价格、数字信任、数字商品、数字黄金、数字客户、数字标准、数字知识、数字示例”12大平台战略直接触及行业痛点,成为大数据交易市场和行业数据产品的“晴雨表”。
据王散手介绍,2017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将发展3000个会员,累计交易额将超过3亿元。
标题:大数据交易行业进入深水区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3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