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8字,读完约4分钟
经济观察网记者洪小彤
5月9日是金创集团举行在线路演的日子。当日上午,实名举报的金创集团发布《暂停首次公开发行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宣布暂停首次公开发行(ipo)。
暂停ipo
根据公告,由于媒体对发行人的质疑,发行人与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协商,为保护投资者权益,决定暂停后续发行。原《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披露的预计发行时间表将进行调整,原定于2017年5月9日举行的网上路演将暂停。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将认真核对媒体提问中涉及的事项。媒体质询所涉及的问题核实完毕后,发行人和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将及时公布本次发行的后续事宜。
根据数据,金创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4200万股股票,占总发行股本的10%,共募集资金15.1亿元。金创集团于2017年4月10日获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4月28日获得发行批准,并于2017年5月5日完成初步询价。最初计划在2017年5月9日进行在线路演,并在5月10日进行在线和离线购买。
遇到实名举报
上周三,也就是5月3日,事情有了转机。自称是普通股东的谢举行了媒体招待会,报道了集团病态ipo和涉嫌行贿的问题。
在同一天的会议上,揭发者谢和两名顾问向各大媒体发出了一封题为《病ipo股东三问与证监会》的公开信。
在公开信中,谢就集团采用ipo方式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2014年集团财务报表涉嫌重大舞弊,主要体现在集团的经营收入与缴纳的增值税不匹配,其应交税金与应交税金相差5.39亿元。
第二,金创集团实际控制人之一葛建明(大股东余金坤之子),数年前涉嫌铁道部腐败案,或参与铁道部原高官张曙光受贿案。
第三,金创集团的股权结构和关联交易存在问题。2011年3月,余金坤和葛建明共同将5%的股权转让给弘毅投资,弘毅投资的股东也是余金坤和葛建明。2014年12月,万润投资以现金方式增资1809万元,股东为于金坤、葛建明。谢认为,两人的零散股份背后有利益安排的嫌疑。
重复提问和几个回答
在同次会议上,记者收到一份题为《关于和谢用真实姓名举报集团》的说明,其中对行贿等问题进行了说明。
会后,记者就财务舞弊等问题联系了金创集团,对方予以回应并出具了《金创集团关于2014年涉嫌舞弊财务数据媒体报道的澄清函》(以下简称《澄清函》),称:一是计算应计增值税的营业收入存在基本错误,公司利润总额包括投资收入和公允价值变动收入,不属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应从上述9.97亿元中扣除。此外,固定资产折旧和摊销没有直接的投入扣除,应增加到9.97亿元;第二,数据没有考虑低增值税率因素的影响;第三,数据没有考虑年与年之间材料采购金额的变化(具体体现在期末存货余额的变化)对进项税的影响;第四,数据没有考虑其他投入因素的影响:从2009年开始,购买设备的进项税可以扣除;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包含的一些项目可以从输入金额中扣除,如销售运费、售后服务费用、水电费、R&D材料消耗费用等。
金创集团表示,该公司依法纳税,不存在逃税行为。报告期内,主管税务机关未出具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非法纳税证明。经核实,公司2014年的产品税总额为2.97亿元,进项税为2.32亿元,实现增值税6500万元。
一天后,记者收到谢对集团澄清声明的回复,再次质疑集团2014年实现增值税6500万元(我当时的猜测是最多7700万元)。然而,金创集团在澄清声明中表示,2015年实现增值税1.7亿元,2016年实现增值税1.5亿元。换句话说,2014年的增值税仅为其他年份的38%。根据创创集团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收入数据,2014年与2015年的营业收入差异为25%,营业利润变化在23%以内,但缴纳增值税的差异超过两倍。
目前,金创集团没有再次回应。5月9日,该公司发布了暂停ipo的公告,随后宣布了相关验证事宜。经济观察网记者将继续关注。
洪小彤经济观察报记者
签署
标题:今创集团公告暂缓IPO 核查媒体质疑所涉事项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