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31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社纽约5月9日电(记者朱静,)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5月8日发布的《2017年亚太特殊需求国家发展报告》指出,在亚太地区的落后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将提高国民收入、教育福利和人口预期寿命。
根据该报告,在亚太地区的41个国家中,36个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属于“有特殊需要的国家”。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的增加,这些国家每年需要将其国内总收入的10.5%投资于与交通、能源、信息和通信技术、供水和卫生设施相关的基础设施。四个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每增加1%,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就会增加1.19%。
该报告指出,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是亚太区域有特殊需求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为这限制了扩大生产力和加强国家间连通性的机会;基础设施不足也限制了社会发展,削弱了环境的可持续性。
与此同时,亚太地区有特殊需求国家的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在十个最弱的国家中,七个是最不发达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对运输基础设施的投资严重不足;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而内陆发展中国家应关注运输部门的基础设施,以降低贸易成本。
报告指出,如果亚太地区有特殊需求的国家能够将其基础设施升级到该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那么这些国家到2030年将能够增加6%的国民收入,其中孟加拉国将获益最多。国家每年将增加收入350亿美元;哈萨克斯坦每年还可以增加近270亿美元。
亚太经社会指出,有特殊需要的国家很难筹集基础设施投资所需的财政资源。该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本区域最不发达国家可以重点加强国内公共资源;与此同时,援助仍将是最不发达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重要资金来源;而资源丰富的内陆发展中国家可以继续依赖出口收入。
标题:亚太经社会报告:基础设施建设将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3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