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8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太原6月2日电无烟煤城市的“新产业”
新华社记者张宇和魏伟
山西阳泉是中国最大的无烟煤产区。如今,这个煤炭城市正在摆脱“一煤独大”,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煤炭工业已经转变为“高精度”
煤层气不仅可以用作燃料,还可以通过催化裂解生产附加值更高的纳米洋葱碳。近日,记者来到阳泉本地企业山西中兴华能科技有限公司。材料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王小洋指着一瓶玻璃容器中的黑色粉末说,这是纳米洋葱碳。
王小洋说,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碳分子的横截面就像洋葱一样,层层叠叠,所以它被称为纳米洋葱碳。以纳米洋葱碳为电极材料制成的电容器比普通电池具有更高的功率和更长的寿命。
该项目于三年前由当地政府组织的“高层次人才工程”推介会上登陆阳泉。当时致力于纳米碳材料研究的张伟科博士被阳泉的热情和执着所感动,最终决定带领他的R&D团队在阳泉注册企业,加大煤层气的清洁利用和纳米洋葱碳的研发与生产。经过两年多的实验,纳米洋葱碳最终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并上市。
阳煤集团平定化工有限公司年产煤制乙二醇20万吨,是阳泉市最大的产业结构转型发展项目之一。今年4月,一期工程(20万吨)正式投产。该公司宣传总监陶建秀表示:“3.5吨煤的市场价格不到2000元,但提取的1吨乙二醇在市场上销售到六七千吨,煤的附加值大大提高。”
纳米洋葱碳和煤转化成乙二醇只是一个缩影。“依赖煤炭,但不依赖煤炭。”阳泉领导干部对煤炭行业有了新的认识:传统行业必须向高科技、高附加值领域转型,走出一条符合市场的“高精度”路线。
从“资源型城市”到“创新型城市”的转变
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的天元集团“城市矿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园区,几乎每天都有满载废旧电器的卡车进入。由此,废旧家电走上了无害化、再生化的道路:废旧家电的塑料外壳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成为垃圾桶和塑料椅子,零部件经过拆解、粉碎和分选后成为洗衣机和电风扇的重要部件。
园区副主任孙表示,园区内有7条自动化生产线,每年可拆除约330万台旧家电。它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而且避免了不规则处理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建立在煤堆上的大数据中心”。阳泉CPPCC副董事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杨全胜表示,阳泉与百度的合作越来越好。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已经安全运行两年,今年数据中心将继续扩建。
截至2016年底,阳泉已成为百度创新中心在中国首批签约城市之一。今年4月,处于筹备阶段的百度创新中心吸引了许多企业家前来咨询。据介绍,该中心正式运营后,每年将孵化不少于30个创新项目,三年内将孵化不少于100个创新项目,实现不少于1000人就业创业,力争培育2-3家科技板块和新三板上市企业。
创新已成为“煤炭城市”的标签和背景。目前,阳泉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32家,1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75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阳泉高新技术创业园已有80余家孵化器。孵化项目涵盖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机电技术、电子商务等领域。先后培育了数十家高新技术企业、专利试点企业和R&D重点中心。
挖掘景观资源,打造“旅游之都”
虽然位于北方,阳泉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振兴景观资源、发展旅游业已成为“煤炭城市”发展的新路径。
“如果你以前去过娘子关,现在来看看,你会发现很大的变化。”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党委书记、娘子关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朱说,景区内有玻璃吊桥、玻璃栈道和瀑布,拓宽至500米...娘子关正在建设一个北方水乡。
阳泉一些村庄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在摆脱“以煤代赈”的局面。位于阳泉郊区的桃林沟,曾经靠发展煤炭工业发了大财。现在,这个村庄不再躺在煤堆上数票,而是开始了乡村旅游,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阳泉市民告诉记者,今天,桃林沟变得美丽,环境成了人们放松的后花园。
今年以来,阳泉旅游业发展壮大的步伐没有停止过:
2月26日,以山西省县城命名的第一批“蔚县”高速列车启动;
3月8日,阳泉平定县开通红岩岭自然风景区(玉皇洞)旅游直通车;
4月28日,阳泉市加入了“金金路”三省八市旅游惠民联盟;
5月6日,2017年山西旅游发展会议主办城市评选活动“山西人说好风景”第二季在娘子关风景区举行...
位于山西省“东门”的阳泉,正在脚踏实地地建设“山西东部旅游之都”。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阳泉市将继续保持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20%以上的增长速度。据旅游统计,到2020年,阳泉市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将达到5424.8万人,旅游综合收入将达到423亿元,直接旅游从业人员将达到3万人。
标题:无烟煤城的“新产业”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3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