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7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经济网青岛6月5日电(记者刘成)青岛市有一种激励政策,这在其他城市是罕见的,被称为“标准化补贴奖励”:2007年,青岛市在全国较早发布了《关于深化标准化战略实施的意见》和《青岛市标准化补贴奖励办法》,前一年支持或参与了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修订和国家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截至2016年底,共向1757个标准化项目授予5288.6万元。

青岛:以“标准化+”深掘新动能

虽然奖励的钱不多,但导向作用很明显。青岛将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向“一流企业”即“标准制造”,并通过“标准化+”挖掘新的发展动力。

抓住国际标准的制高点

海尔是中国家电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最早的实践者。2002年,海尔向iec正式提出“防电墙”的国际标准。经过六年艰辛的国际标准化之旅,2008年,中国家电企业终于实现了iec标准的“零突破”。不仅提升了全球热水器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海尔也从中受益匪浅。

青岛:以“标准化+”深掘新动能

2015年,海尔成功推动iec成立冰箱保鲜工作组,并担任工作组召集人;2017年2月,海尔牵头的iec冰箱保鲜标准项目正式通过新工作项目(np)投票,标志着中国家电行业在引领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实现了零突破。据权威专家分析,一旦该国际标准正式发布,现有市场上许多不符合国际保鲜标准的冰箱品牌和产品很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这将推动中国冰箱行业在国际竞争中迎头赶上。

青岛:以“标准化+”深掘新动能

从一开始,很难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现在很容易领导国际标准的制定。海尔的成就不仅得益于不断的创新,也得益于国际标准化积累的坚实基础。截至2016年底,海尔已有近180名专家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国际和地区标准组织中,其中包括18个技术委员会/标准委员会主席、工作组召集人和标准委员会秘书职位。其中,海尔在iec和iso中拥有66个专家席位,处于全球家电行业的前列。海尔是中国唯一一家进入国际电工委员会市场战略局的家电企业,同时还承担着国际电工委员会/sc59a国际洗碗机分会的秘书处工作。截至2016年12月,海尔共提交了43份国际标准修订提案和365份国家/行业标准修订提案,是中国家电企业数量最多的一家。

青岛:以“标准化+”深掘新动能

海信也是国际标准化的积极参与者。2007年,海信参与了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显示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并牵头起草了led液晶背光分规格的国际标准。后来,他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平板显示技术委员会激光显示工作组的组长。自2013年标准小组成立以来,已经发布了两个标准,五个标准进展顺利。在光模块领域,海信还参与了许多国际标准的制定。

青岛:以“标准化+”深掘新动能

迄今为止,海信主持并参与了31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在位于市南区的海信集团大厦,海信R&D管理部负责人王志刚对记者表示,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将极大地提升公司在行业标准中的话语权和市场地位,海信接入网光模块销量将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这是一大贡献。同时,有利于提前预测行业的发展趋势,避免研发中的弯路。“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从被动遵守竞争对手制定的规则到主导制定规则的转变,这表明公司已经掌握了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青岛:以“标准化+”深掘新动能

企业努力走标准化之路

在青岛,以“标准化”争当“一流企业”已逐渐成为燎原之势。大企业瞄准世界高端,而中小企业努力成为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青岛李三集团公司一直致力于城市供水安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近年来,公司主持制定了行业标准“无负压供水设备”,将企业自身技术转化为国家标准,掌握了行业的“话语权”。“率先标准化,让我们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具有设计、生产、安装资质的供水领域专业化集团公司,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和垄断者。公司的市场份额和效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年销售收入达到了40亿元!李三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青岛:以“标准化+”深掘新动能

青岛仍有许多这样的案例,它们首先设定标准,成为行业领袖,甚至冠军。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创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了逆变电源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制定了相关领域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效率;青岛郭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通过制定水处理用臭氧发生器行业标准,提高了自身实力,成为中国最大的臭氧发生器制造商;青岛韩电缆有限公司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参与制定了46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成为全国行业领导者。目前,青岛市已建立146家行为良好的标准化企业,申报企业产品标准3755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2277项,建立了环保检测仪器和工程橡胶轮胎三大企业标准联盟。

青岛:以“标准化+”深掘新动能

与此同时,青岛企业正在探索“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实践。中铁青岛四方有限公司通过“一带一路”推广“高铁出海”。目前,已获得海外出口订单5000多份,产品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在当地建立R&D中心,他们创造了“产品+技术+服务+标准”的新模式,向四面八方延伸。

青岛:以“标准化+”深掘新动能

据统计,青岛目前承担了25个国际和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的秘书处,领导或参与了74个国际标准、650多个国家标准和700多个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一批大型企业走在国家乃至世界标准修订的“第一线梯队”。标准化示范区和示范项目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青岛标准”体系已逐步构建,新的“标准化+”动能已初步显现。

青岛:以“标准化+”深掘新动能

(编辑:宋

标题:青岛:以“标准化+”深掘新动能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3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