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4字,读完约5分钟
凤凰财经新闻(记者张雅欣)6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兼院长吴晓灵接受了凤凰财经的专访。上午参加完开幕式和主题论坛后,中午吴晓灵来到凤凰财经的专访室。然而,吴晓灵没有表现出任何疲劳的迹象。坐下后,他很快投入到与记者的深入交流中。
吴晓灵(左)和凤凰财经记者(右)
论国家金融安全:中国已经到了最需要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时期
首先,记者问了吴晓灵关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问题。在2017年4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维护金融安全首次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吴晓灵也注意到了这一变化。正如吴晓灵在本届论坛开幕式上所说,自2016年以来,一个词出现得非常频繁,那就是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它的频繁出现提醒我们,中国已经到了一个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确保金融安全的时期。在吴晓灵看来,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领导者,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问题。随着金融业的交叉领域越来越多,金融风险开始积累,中央政府把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她认为,国家关心金融安全最重要的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会发生。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最根本的问题是打破刚性赎回。
吴晓灵指出,系统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存款和债券等大规模债权无法赎回;另一方面,许多金融机构无法从事其他业务,例如许多银行不再发放贷款或证券公司无法销售产品的现象,这实际上可被视为系统性风险。
作为确保不存在系统性风险这一最重要任务的根本出发点,吴晓灵也给出了自己明确的观点。它认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最根本的是打破刚性赎回,逐步释放风险。众所周知,银行是一个有风险的行业。事实上,金融机构都是高风险企业。这些行业冒险是正常的。如果我们能够明确市场的风险责任,我们实际上是在变相释放风险。吴晓灵进一步举了一个例子,例如,如果银行有风险,就应该由存款保险公司来保证,这就是风险责任的定义。在吴晓灵看来,要彻底打破刚性赎回,就必须弄清楚什么工具承担什么风险,谁承担什么风险。
此外,吴晓灵补充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保持适度的金融杠杆。吴晓灵指出,事实上,市场上激烈争论的去杠杆化更好理解为降低杠杆,其实质是让所有经济实体将其杠杆比率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具体到金融机构,也要保持适度的杠杆率,这是我国资产管理市场重组提出的统一杠杆率。在吴晓灵看来,由于金融产品的杠杆率普遍较高,它们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保持适度的金融杠杆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目标。
总之,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必须得到监管当局的足够重视。然而,吴晓灵对中国潜在金融风险的态度并不悲观。她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严重到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程度。但与此同时,吴晓灵也提醒我们,无数经济危机的教训提醒我们,一旦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进而引发经济危机。因此,有必要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维护中国的金融安全。
论资产管理市场的监管:根本方法是三个统一
在谈到资产管理市场的监管体系时,吴晓灵一如既往的直截了当的讲话风格首先表明了他的观点:他更喜欢统一监管模式。同时,她也就如何解决资产管理市场的混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遵循三个统一原则,即统一认识、统一标准、统一监管。
吴晓灵承认,资产管理市场的监管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监管不统一。
正如吴晓灵所说,近年来,随着国内金融的快速发展,中国确实迎来了大资本管理时代,这同时也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的混乱。最大的困惑之一是,从市场角度或监管当局的角度来看,对中国大型资本管理市场的理解和监管或多或少是不一致的。
时间回到2015年3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当时,吴晓灵发表讲话,呼吁就资产管理市场的监管达成共识,并在同样的法律关系下实施同样的监管规则。在时隔两年的今天,吴晓灵再次指出,现在是统一标准制定,但没有统一监管。
吴晓灵标准的统一制定是指发布一份反映2017年监管思维重大变化的重要文件。2月底,《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下发。细则中的一系列核心内容,包括打破刚性赎回和统一杠杆,都意味着包括银行、券商、私募、保险、公开发行等机构在内的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可能迎来统一的监管标准。
对此,吴晓灵表示,统一资产管理市场的标准是一件好事。统一监管标准后,未来将会有统一的监管,使资产管理市场的混乱能够得到真正的逐步纠正。
标题:专访吴晓灵:中国已到最需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时期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3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