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5字,读完约4分钟
人民网天津6月5日电(记者郑海友)在6月5日召开的全国档案安全工作会议上,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档案工作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危害档案安全的传统风险和非传统风险日益增加。特别是近年来档案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一些档案因管理不善被虫蛀、丢失、被盗或意外损坏。一些文件因管理不严而被篡改、撕毁或替换,一些文件因工作失误而丢失、数据损坏或信息泄露,甚至恶意破坏文件,内外勾结伪造和篡改文件,以及自我盗窃和倒卖文件的情况时有发生,性质极其恶劣,危害极大。
“这些情况告诫我们,档案安全工作不能在任何时候放松,必须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加强和改进。”李明华强调,要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认识和促进档案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规范运作和科技支撑。
“要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档案安全工作。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研究解决,不断提高档案安全工作水平。”李明华表示,如果强化职责是为了落实它,它应该是明确和负责任的,而不应该是“一纸空案”的制度。加强基础业务建设是档案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李明华强调,“一些新建图书馆选址条件差、库容小、建筑设计不规范、安全设施不足,甚至被分配到其他单位驻点、外借或出租,导致新建图书馆库存存在风险和隐患,影响档案安全。下一步,推进图书馆建设,必须把档案安全作为首要标准。对新建图书馆进行评估,对存在安全问题的要认真整改,有效减少问题库存;要深入参与尚未开工的项目,加强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和施工过程的审核和监督,坚决遏制问题增加。特别是要清理和防止新图书馆被其他单位挤占、出借和出租。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相应地处理。”
“影响档案安全的因素无处不在。即使客观条件有所改善,也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坐下来放松。档案的安全只有在未完成时才能实现。例如,当新图书馆建成时,档案安全工作能一劳永逸地完成吗?绝对不是。新库可能会面临意想不到的安全风险。又如,档案数字化完成后,档案安全隐患会消失吗?绝对不是。随之而来的电子数据存储和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面临着许多风险和挑战。”李明华说,档案安全不仅要解决传统安全问题,还要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过去档案藏在仓库里,锁在柜子里,一切都被认为是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必须从更广的角度认识和理解文件安全,更好地应对非传统安全。李明华说,“非传统安全是档案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结果。虽然它使档案安全面临更多的风险,但仍然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也为档案工作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突破口。例如,鉴于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所带来的风险,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接收前的协调管理,这将有助于实现电子档案的前端控制和全过程管理。”
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李明华说,一方面,我们必须有效地管理档案;一方面,要利用好档案,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深入挖掘档案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独特价值,利用档案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服务和支持。“比如,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搞好档案信息的开发,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充分发挥档案的教育作用,通过档案编研成果和档案展览,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充分发挥档案作为历史凭证的作用,及时为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团结等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提供档案支持,坚决反击否认、歪曲、诬蔑党史和国家史的历史虚无主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标题:国家档案局局长: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底线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3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