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7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马志强的照片报道
机械化帮助中国农业发展到一代人
“一带一路”首脑会议的丰硕成果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它也从一个国家的倡议变成了许多国家的共识。尤其是“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丰富的农业资源,为中国农业“走出去”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新的机遇。但是,抓住机遇仍然需要立足当前的农业合作,充分利用和挖掘合作潜力,加强“大农业”的海外投资,在重点领域和方向上取得突破。
我国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为粮食安全、农民就业和收入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中国农业对外交流历史悠久,古代丝绸之路在丰富沿途人民生活、促进农业技术交流和农产品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从西域引进了亚麻、石榴、葡萄、苜蓿等农作物品种,并将冶铁、挖井、丝绸、茶叶等农业技术和产品带到中亚,促进了农业技术在各国间的传播和交流。几千年来,中国农业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过程中,不断焕发出光彩。
2017年1-4月,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6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9%
然而,与能源、铁路和矿产等“高富帅”产业相比,中国农业“走出去”在过去面临多重挑战。如今,随着“五个环节”的提出,设施的互联互通、顺畅的贸易和融资将不可避免地解决农业走向世界所面临的基础设施落后、贸易不便和融资困难的问题。可以说,农业的“走出去”迎来了一个极好的机遇。
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也为沿线其他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玉米仓储体制改革使价格合理化,活跃了市场,提高了竞争力,促进了玉米加工
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不断加强。“十三五”规划指出,现代农业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
从全球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比重很大,现在所有国家都致力于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农业。沿线64个国家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人文环境、生态条件和资源条件。因此,各国都采取立足现实的现代农业战略,但都把提高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作为重要任务。
现代牛舍保证了原料奶的质量
因此,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可以促进各国农业资源、技术、优势和产品的互补性。例如,与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在杂交水稻育种和栽培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此外,它在一些农业产业的技术和产品性价比方面也有优势,这些产业之间有着广泛的合作。中国的农作物产量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处于较高水平,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发展农业互助是“一带一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
特别是水产养殖产业链管理和运作的机制和经验,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和应用。因此,参与“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建设,不仅可以走出去,技术领先,还可以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的集合。包括中国在内的沿线国家可以互通有无,谋求共同发展。相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和沿线国家的共同努力,各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必将加快和加快,造福于各国人民。
标题:“一带一路”为农业插上“翅膀”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3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