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2字,读完约3分钟
近年来,我们对寿险业务的理解,我认为,是一个瞎子。新华保险董事长丰丸6月4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2017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人寿保险为客户提供养老、疾病、死亡和伤残风险保障,不是投资的首选。目前,寿险业务的发展已经偏离了保险的起源。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标签(要查看更完整的内容,请点击第五类视频观看)
强调财务管理、弱化安全性的人寿保险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丰丸认为,人寿保险真正的主流业务是理赔,而不是基金管理。人寿保险的功能是提供长期的风险保护,它只能通过积累长期稳定的客户来平衡风险。从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寿险市场发展经验来看,我们都是先发展证券,然后提供理财服务。然而,近年来,我国强调财务管理,弱化安全性,这对整个寿险行业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丰丸进一步解释说,人寿保险的发展要求是资产与负债相匹配,而不是资产驱动的负债。所谓的资产驱动型债务模式,丰丸认为,从本质上讲,它是为了满足资金需求而配置负债。比如,他说,比如,我会先找到一个投资100亿元的项目,签一个8%的回报率,然后设计一个回报率为5%的保险产品,拿到银行去卖。
这叫保险吗?我不认为这是所谓的保险,而是为项目筹集资金。丰丸认为,资产驱动型负债的创新必须付出代价。因为根据人寿保险的一般规律,在资产管理之前应该有债务管理,这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我认为修改这条法律非常困难。
寿险创新的方向是为社会提供保障。根据中国保监会的相关研究报告,目前美国的人均保单数是0.7,日本是1.57,韩国是1.65,台湾是2.4,而中国只有0.09;就保险范围而言,美国为50万元,日本为39万元,韩国为18万元,台湾为13万元,中国不到4万元,其中人均寿险只有5050元。
丰丸表示,监管部门和社会关注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同时,保单的数量和金额也是反映保险社会功能的重要指标。他强调,寿险的发展和创新方向是为公众提供保险保障,而不是积累投资资金。
在过去的两年里,以全民保险为代表的保险产品越来越受欢迎。这类保险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安全性低、期限短、回报高。例如,年化回报率为7%-8%,保险期仅为1-2年。保险产品更像财富管理产品。2017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保险姓保险,多保险,少噱头》的文章,指出奇奇保险赚钱容易,但却养成了保险公司的投机习惯。保险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是取保险姓包。
5月16日,中国保监会网站发布《关于规范寿险公司产品开发和设计行为的通知》,明确规定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保险形式设计万能保险产品或投资连结保险产品。作为一名从业35年的保险老手,丰丸认为,这份监管文件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不亚于1999年6月10日,当时定价利率统一改为2.5%。根据丰丸的分析,除了价格合理的产品,其他产品明年可能会受到重创。
丰丸认为,未来寿险业务的创新应着眼于促进保单数量和保险金额的增长,而不仅仅是保费收入的增长。他认为,人寿保险的创新发展方向在于养老、医疗和普通人寿保险等业务领域。
(文字整理:易东明)
“财经”五班|财富精英思维俱乐部
《财经》V级是《财经》杂志的全媒体社区产品,专注于金融投资等经济领域,致力于为中产阶级精英打造一个学习共享的社区。
“金融”五班每周三定期更新。欢迎您浏览代码或添加五班助理蔡小儿(身份证号:蔡小儿521),观看节目,分享知识盛宴,探索投资之路。
标题:保险老兵痛批寿险乱象:不关心风险理赔却当做“投资首选”|「财经」V课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