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0字,读完约3分钟
梅州的妈祖在7月第一次访问东南亚
“妈祖下南阳,重走丝绸之路”,中马中新妈祖文化活动周即将举行
本报记者林报道
6月6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福建省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7月1日至7日,以“妈祖文化丝绸之路精神人文交流”为主题的“妈祖下南洋,再走丝绸之路”,中马中新妈祖文化活动周将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举行。
据福建省莆田市委副书记程强介绍,此次活动是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举办的,旨在认真落实妈祖文化的作用,将其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和福建省建设海斯核心区的工作部署,推动妈祖文化走出去,扩大影响,打造妈祖文化国际品牌,扩大在海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福建省莆田市梅州妈祖祠堂董事会将组织130多个民间文化表演团体和妈祖巡驾团,与当地妈祖文化机构和华人社区共同参与此次盛会。这是妈祖文化传承1000多年以来,妈祖第一次在梅州游览东南亚,也是“妈祖下南亚,重走丝绸之路”系列活动的开场曲。
据了解,这次活动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文化交流。梅州妈祖庙将举办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节,庙内将组织理事、监事和信徒参加祭祀、学习和交流;第二,人们的心是相通的。人心是最基本、最牢固、最持久的纽带,是一带一路稳定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梅州妈祖是东南亚华人的普遍信仰,当地信徒参与活动的热情很高;第三,民间合作。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重要妈祖寺庙和华人社区。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各寺庙和社区负责人积极与梅州妈祖祠堂董事会沟通,对游行路线的批准、人员和道具的进出、场地安排、后勤保障和资金筹集给予了大力支持。
中国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俞建中表示,福建莆田是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自宋代以来,随着海外活动的扩大,中国人已经游遍了世界各地。由于海上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国人出海时应该把妈祖作为守护神来崇拜,祈求和平与顺利。明清时期,中国沿海地区有大量的人南下南阳谋生,妈祖信仰在海外华人中生根发芽,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华人和海外华人最重要的信仰和习俗之一。几千年来,妈祖信仰代代相传,形成了以“德、善、爱”为精髓的妈祖精神,为人们成为人、成为军官、成为企业家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目前,梅州妈祖庙分布在世界40个国家和地区,有数万座妈祖庙,信徒超过3亿人,每年有400多万信徒前往莆田梅州妈祖庙朝拜。据统计,马来西亚有150多座妈祖寺庙(机构),新加坡有50多座。2009年9月,“妈祖信仰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2016年,莆田梅州妈祖祠堂被海上丝绸之路选为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本次活动由马来西亚雪龙海南会馆、马六甲兴安会馆、新加坡福建会馆、中国妈祖文化交流协会、莆田湄洲妈祖祠堂委员会联合主办,马来西亚雪龙兴安会馆、新加坡莆田会馆、新加坡兴安会馆和新加坡蒲忠高平会馆协办。活动包括民间艺术表演、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仰和习俗表演、妈祖在宫庙的逗留、在全国各地巡逻、祈求和平等。
标题:湄洲妈祖七月首次巡安东南亚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4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