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6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经济网玉林7月12日电(记者郑桐周晓军)“陶瓷来自北方,服装来自富民,水泥来自兴业,旅游来自容县,猪来自陆川”。广西玉林市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已基本形成了县域优势产业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这些传统优势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因此,榆林市坚持以县域经济为总体规划,创新工作思路,推进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改革,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北流市是玉林的一个县级市,是中国重要的日用陶瓷出口基地。这里有65家陶瓷企业,去年总产值123亿元。今天,北流陶瓷城的建设展示了北流陶瓷业的最新成就和最新发展方向。
在位于闽安工业园区三环陶瓷镇的工厂里,记者看到陶瓷博物馆一期、世界陶瓷之窗、会议中心和高档陶瓷生产线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广西日用陶瓷工程研究院、智能高档陶瓷生产线、培训中心、陶瓷博物馆二期、北柳岭古龙窑修复工程正在建设中。
“陶瓷城的发展模式是打造一个‘产、城、人、文化’四位一体的功能平台,以高端健康产品为重点,产品附加值提高50%以上。”三环集团董事长陈成(300408)表示。
在北流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富民区大力推进服装产业的绿色发展。富民是中国最大的牛仔裤生产基地,被誉为“世界裤子之都”。目前,有1600多家服装企业,180多个品牌,400多家配套企业,10多万名员工,年产服装2亿件。
然而,服装行业洗涤所造成的污染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富民区采取集中规模污染控制的环境供给侧改革模式,降低环境因素的供给成本,并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带动富民传统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在玉林(富民)节能环保产业园,记者看到热电厂、工业污水处理厂、工业水厂、生活水厂等环保处理设施已开始试运行,一期20家企业已进入园区并开始建厂。
该园区是广西第一个专业节能环保工业园。这种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环境因素的供给成本,例如,水、电、热成本降低到70%,污水处理成本降低到80%-90%。与小企业独立建设污染控制设施相比,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后续监管成本也较低。
富民区经贸局局长陈勇告诉记者,项目启动后,广东、浙江、湖北、福建、江西等东部地区的企业不断来富民区参观,弥补了富民区服装产业链的不足。此外,引进国外高端企业有效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
作为榆林水泥生产大县的兴业县,也在啃着转型升级的硬骨头。近年来,兴业县充分利用丰富的石灰石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碳酸钙产业,促进了当地碳酸钙资源的转化和增值,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能。
目前,兴业县已与湖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走产学研结合、校企联盟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淘汰了32家产能落后的中小水泥企业和16家污染小的石灰窑,精准推进碳酸钙行业转型升级。然后,进行资源利用的统一规划、集中管理、许可开采和有序生产,成立矿业公司,统一开采矿山,并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类和筛选。
在此基础上,兴业县重点发展奎阳建材工业园,并大力引进碳酸钙项目落户园区发展。目前,三台钙业、百良钙业、万润碳酸钙、恒丰碳酸钙已有4个项目落户,远大、贺锐、西辛王克、石台纳米钙等6个碳酸钙项目正在筹备中。同时,我们将积极引导企业延伸到新材料、生物制药、金属钙、打印机墨粉、3d打印材料等行业。
“兴业县将抓住机遇,把碳酸钙产业打造成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培育全国碳酸钙产业龙头企业,打造产值100亿元的产业链,努力成为全国重要的碳酸钙产业基地。”兴业县经济贸易局局长梁说。
除了产业转型升级,其他以特色产业为主的县也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例如,旅游大县荣县以打造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总抓手,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和整合,公共服务设施、“旅游加”要素和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旅游业带动的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3年的17.01%上升到2015年的27.07%和2016年的29.51%,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陆川县以水产养殖为支柱,开始建设集生态养殖、污染治理、冷链和仓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陆川生猪生态循环产业园,以解决生猪养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项目核心区有八大板块,包括生态养殖区、固体废物处理区、集中管理区、饲料生产加工区、产品深加工区、冷链物流园区、文化体验区和特色镇区。辐射区有四大特色农业区,包括特色中草药、富硒大米、有机果蔬、休闲观光。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区乃至全国工业园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产业链生态循环产业先进示范基地,真正建立陆川生猪标准化生产品牌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深度发展。
标题:广西玉林市:昔日县县有特优产业 今日县县产业加速转型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4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