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5字,读完约4分钟

核心提示:欧美反对中国光伏产业是正常的。为减少贸易摩擦,仍需加快产业整合重组和技术进步,从规模制胜到技术制胜,提高我国光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产品竞争力是减少光伏业贸易摩擦的关键

新华社记者徐曼

近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了第三次反补贴行政复议,最终裁定中国企业获得17.14%-18.3%的反补贴税。据行业分析,近年来,随着国内光伏需求的快速增长和中国光伏出口市场的日益多元化,美国的这一举动不会对中国光伏产业产生很大影响。然而,欧美反对中国光伏产业是正常的。为减少贸易摩擦,仍需加快产业整合重组和技术进步,从规模制胜到技术制胜,提高我国光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产品竞争力是减少光伏业贸易摩擦的关键

近年来,欧洲和美国经常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大打出手,并征收高税率。

今年5月2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将发起一项关于全球光伏电池和组件保障措施的调查(2001年调查)。对此,中国商务部再次用过度保护来形容美方再次对境外光伏产业展开调查,称这将扰乱全球光伏产业链的正常发展秩序。

提高产品竞争力是减少光伏业贸易摩擦的关键

3月1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延长18个月。此前业内有传言称,欧盟终止了对中国的双重反光伏产品,但相关措施仍在继续。

提高产品竞争力是减少光伏业贸易摩擦的关键

分析原因,一方面,近年来,一些欧美光伏企业在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下破产。今年5月,德国光伏公司太阳能世界宣布破产;今年4月,美国光伏公司suniva也宣布破产。他们直接推卸对市场竞争对手的责任,蓄意扩大中国光伏企业的低价竞争,并利用美国201条款、双反转等工具对全球光伏产业进行猛烈打击。另一方面,中国光伏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依靠技术进步和降低成本。中国光伏产品因其质优价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一些光伏产品进口国担心其产业会受到中国光伏产品的强烈冲击,因此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加以抑制。

提高产品竞争力是减少光伏业贸易摩擦的关键

业内专家指出,美国对保障措施的调查可能会对中国光伏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总体而言,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市场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地区,而美国这一举动对中国本土光伏企业的影响有限。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小平表示,“十二五”以来,亚洲和中国对光伏的需求大幅上升,光伏的制造成本下降,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国内市场容量大;另一方面,国内企业积极开拓欧美以外的新兴国际市场。

提高产品竞争力是减少光伏业贸易摩擦的关键

然而,欧盟对中国实施双重反光伏并没有挽救当地制造业,也不能阻止中国光伏制造业扩大其全球竞争优势。中欧达成的光伏价格承诺对中国出口企业也有很多限制,导致中国主要出口企业退出价格承诺,对欧盟的出口几乎停止。今年6月,英利太阳能(000591)正式宣布退出欧盟太阳能产品有限价格协议(mip)。据报道,英利是第24家退出mip的中国制造商,中国没有一家一线制造商仍与欧盟保持协议关系。

提高产品竞争力是减少光伏业贸易摩擦的关键

目前,在6路和30路负荷热潮的推动下,国内许多光伏企业都在做好半年度报告。风能统计数据显示,在已披露半年度业绩预测的19家光伏上市公司中,有13家公司有望盈利,约占70%。据业内人士称,第三季度对龙头计划、扶贫项目和分布式市场的需求将会下降。

提高产品竞争力是减少光伏业贸易摩擦的关键

同时,中国光伏出口市场是多元化的。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从2017年前四个月中国光伏组件出口格局来看,亚洲占中国光伏组件出口的77%左右,而欧洲和北美的传统出口市场受到双重反制措施或政策的影响,分别只占5.7%和0.8%。其中,印度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市场,大幅增长84%,占41.8%。根据出口值的比例,第二至第五出口市场是日本(22.7%)、巴基斯坦(4.8%)、澳大利亚(4.1%)和巴西(3.6%)。

提高产品竞争力是减少光伏业贸易摩擦的关键

对于美国再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税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长林指出,美国只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市场之一,影响有限,中国光伏企业仍可积极开拓欧美以外的新兴国际市场。避免双重对立;但更重要的是,面对国际贸易摩擦,中国光伏企业不能仅靠低价抢占市场,而应消除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中国光伏产品质量,以质量取胜,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标题:提高产品竞争力是减少光伏业贸易摩擦的关键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4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