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0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网北京7月14日电(记者)7月14日,重庆富民银行行长助理来到新华网的客厅,与网友就普惠金融扶贫、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互动。李刚毅认为,准确的扶贫不能通过给这些农民兄弟钱和小额贷款来解决,而是通过改变他们的想法。“把资源配置给有农业、农村、农民情怀的精英群体,让这些有农业、农村、农民情怀的企业家带着产业、资本、技术和智慧下乡,再把农民兄弟吸纳到产业的平台上,从而解决精准扶贫问题。”
他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富民银行的“富民光伏贷款”。宗申集团和富民银行的第二大股东思莲集团成立了宗申思莲公司。他们启动了精准扶贫的“光伏宝藏”项目,即充分利用农户的屋顶,为农户安装30-50平方米的分布式太阳能(000591,诊断库存)光伏板。产生光伏宝藏的电力农民可以先将它用于自己的用途,其余的出售给国家电网或中国南方电网。国家通过光电宝藏帮助穷人。
“我们已经做了计算。如果一个农民家庭安装一个30平方米的光伏宝藏,总投资约为3万元,农民兄弟自己支付20%,其余80%由富民银行贷款。贷款期限约为5-8年,贷款年利率约为7-8%。光伏宝发电并网后,补贴收入直接用于偿还贷款本息。收入归还贷款本息后,农民兄弟每年仍有2000元左右的净收入。
据了解,富民银行目前正在选择重庆巴南和北碚两个镇作为试点。如果试点成功,将在宗申系统全面铺开。宗申集团在中国拥有超过10,000家摩托车营销和服务网点,这些网点遍布城镇和乡村,其中一些直接位于乡村。“宗申的这些网络是我们的毛细血管,也是我们实施普惠金融精准扶贫的最大优势。”
第二个案例是富民银行正在研究开发的“引富济贫”项目,该项目将社区金融与农业、农村和农民金融联系起来。4月,富民银行视察了重庆黔江的一家“绿地”公司,这是两家有代表性的企业。绿地成立于2007年,是重庆的一家领先农业企业,也是香港的一家蔬菜公司。它有一个3万亩的蔬菜生产基地。其业务主要是与黔东南农村经济合作社合作。村经济合作社组织农民以原始的生态方式种植花椰菜、茄子、辣椒、豆类和其他蔬菜
另一个企业是东莞“精河田园”社区保鲜项目。泾河牧业定位为“特色、清新、连锁”。目前,它有近100家社区商店,在大型超市如沃尔玛和家乐福都是新鲜的。不同的是,泾河牧区的特点是。例如,他卖的鸡是清远的瑶山鸡,他卖的猪肉是河源当地的猪肉。所有的原料都是以原生态的方式种植和饲养的。他们的店面面积约60-80平方米,虽然小,但客户的单价很高,目前的经营状况很好。泾河花园顺应消费升级趋势,解决农产品出口问题。
“富民银行目前的做法是,吸收绿地、泾河农村等企业加入富民银行的‘精准扶贫、三农发展产业联盟’,开放农产品进出口,通过平台建立‘农民与用户’和‘城市居民与农村农民’之间的联系,让农民兄弟在返程和返程农村以最原始的方式种植蔬菜和水果,不用化肥和农药,自然种植。”
李刚毅说,一旦这种联系建立起来,我们城市的孩子长大后换的衣服、手机和家用电器也可以给农民兄弟,这意味着“回乡,吸引富人帮助穷人。”富民银行的定位是服务中小企业、农业、农村地区和社区,服务创新和创业。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金融以及如何做好社区金融。现在我们发现,就是要把农业、农村、农民金融和社区金融结合起来,打通农村农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联系,从而吸引富人和帮助穷人。
标题:李刚毅:精准扶贫不是给钱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换思路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4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