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2字,读完约3分钟
一句谚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辩诉交易问题逐渐出现,侵蚀了美国司法公正的基石。
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案例一直打动着人们的心。最近,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了西北大学法学教授罗纳德·艾伦。艾伦说,寻找章莹颖的下落可能必须通过辩护律师和检察官之间的“控辩交易”。
许多人不熟悉“控辩交易”。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美国90%以上的刑事案件都是通过“控辩交易”结案的。所谓“辩诉交易”,正式的法律术语是“辩诉交易/协议”,通常指的是犯罪嫌疑人认罪以换取较轻的刑事处罚。普通的认罪协议包括三种类型:被告人的认罪减少,检察官向法官建议从轻处罚,犯罪嫌疑人同意承认某些特定的事实。
美国之所以采用辩诉交易,主要是出于对司法资源配置有效性的考虑。美国的检察官在刑事案件中有很高的举证责任,与嫌疑人达成辩诉交易可以为其他案件节省时间和资源。此外,美国州一级的检察官都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他们的定罪率也是他们连任的砝码。因此,检察官自然希望嫌疑人尽快认罪。
至于法官,由于美国各级法院多年来人力和资金短缺,刑事案件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出庭。法官也希望双方能尽快达成协议。对于大多数嫌疑人来说,能够减轻处罚是一件好事。随着服刑时间的缩短,监狱的利用率也会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美国监狱人满为患的问题。正是由于这种看似双赢的局面,辩诉交易逐渐成为美国处理刑事案件的主流方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辩诉交易问题逐渐出现,侵蚀了美国司法公正的基石。正因为检察官有政治成就的压力,所以他们经常列出各种起诉指控,有时多达数百项,然后以此为由威胁和引诱嫌疑人,从而删除一些一开始就站不住脚的指控,以换取嫌疑人的招供。虽然这种方法是有效的,但它也造成了许多不公正、虚假和错误的情况。特别是,口供交易缺少两个关键要素:法官和陪审团,这大大扩大了检察官的权力,也导致大量的犯罪嫌疑人请不起律师,难以得到有效的辩护。
尽管政府为穷人提供免费的公共律师,但研究表明,公共律师平均花在每个被告身上的时间不到几分钟;一些律师甚至比检察官更积极地敦促嫌疑人认罪,以便找到工作。公共律师很难吸引著名学校的毕业生,因为他们缺钱,东西多,压力大。许多人接受的司法培训与检察官从一开始就存在巨大差距。因此,自二战以来,学术界和法律界从未停止对这一制度的反思和改革。
回到这种情况,情况与统计意义上的一般情况非常不同。首先,本案是联邦刑事诉讼,联邦检察官没有任期和选举压力(虽然他们也追求定罪率,但他们不会把它作为唯一的工作评估标准),所以他们会更谨慎地使用自己的交易权。
第二,到目前为止,本案中只有一起绑架犯罪。随着侦查的深入和张自身痕迹的显现,检察机关可能会增加性侵、杀人等罪名,很难在单一罪名的基础上做出过多的妥协。
第三,控方没有完全披露证据,即使披露了证据,也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如以往的案例、陪审团的组成、检察官的经验等。,然后检方才能推测可能的行动。目前,任何基于有限媒体报道的分析都是不成熟的。
当然,不能排除控方与检方达成认罪协议,最终结案的可能性。然而,考虑到起诉在这一制度中具有巨大优势和被告的经济能力不足以支付高额诉讼费这两个基本前提,被告所施加的刑罚可能是美国刑事司法制度给出的上限。(天游龙,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司法研究博士生)
标题:寻找章莹颖下落,要靠“控辩交易”?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4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