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983字,读完约12分钟

[文学角]

害羞的幸福

每当我看到怀旧散文,尤其是当我清晰地回忆起过去日子的细节时,我不禁感叹这些作家真的是献身于生活。他们活着,但也吮吸;他们回忆,同时他们很快乐。是的,我总是倾向于把幸福和快乐的回忆联系在一起,并写下美好的回忆,尽管它们并不总是写快乐的事情。

燕子相将归巢

许多年前,我读了本杰明在普鲁斯特的《回忆过去》上的文章。他说,当普鲁斯特耐心地、一丝不苟地编织记忆时,小吃的味道足以让他编织整个人生,这实际上反映了一种爆炸式的幸福。一个不快乐的人怎么能感受到浸泡在茶中的饼干的美呢?因此,本雅明认为世界上有一种追求幸福的双重意志:一种是赞美诗的形式,另一种是挽歌的形式。前者容易识别,但往往显得肤浅;后者通常被理解为艰苦劳动、艰难困苦和挫折的变体。人们太穷了,以至于他们总是不相信幸福能在美丽的王国里占有一席之地。在普鲁斯特看来,正是幸福的挽歌概念将生活变成了记忆的宝藏,将文学变成了对细节的不懈追求。

燕子相将归巢

几年前,沈书志的新书《燕子最后飞到哪里去了》和他的处女作《八百九十朵花》似乎证实了我的感受和本杰明的想法。尽管沈淑芝的书不是关于快乐小吃的,相反,她甚至写了世俗意义上的苦难。她来自安徽农村,家里有五个姐妹。她的父母很勤劳地管理着房子,这样他们就可以让他们的女儿去上学或者在城市工作。几年后,父母带着离开家乡的女儿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旅行,姐妹们成为了第一代城市移民。过去有田园诗,现在也有身体上的困难,但她流动的笔往往是一种不受生活奴役的美感,一种属于生命终结的微小满足。与此同时,她似乎知道这样的美丽和满足并不足以告诉世界,所以她几乎小心翼翼、害羞地画了出来。

燕子相将归巢

“燕子最后飞到哪里去了”

作者:沈书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如果言语也有声音,那么有的会响亮而震耳欲聋,有的会清晰而坚定,有的会压抑而窒息,有的会含糊而困惑,有的会愤怒得让人闻不到死亡的气息,有的会安全而肯定地说话,而沈书志的则会温暖而糯地低语,就像门廊下燕子的唧唧声。当你读到这些文字时,你会感到内心莫名的温暖和安慰,这将使人们重拾回家的梦想,甚至使人们感到不得不制定回家的计划。她的双胞胎妹妹陆游在本书的序言中说,燕子也是乡下女孩沈淑芝和陆游最常见的名字,她们的出生名字是大燕和小燕。然后她说,燕子飞得很快,但它们是最想念家乡的羽毛。

燕子相将归巢

作者的祖国中国

然而,除了回到记忆和文字,我们不能回到可以用来审美的故乡。沈书志出生于1984年。在她的第一本书《八十或九十朵花》中,她仔细地写了关于安徽南部的雨、植物、节气和人们。那是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到来之前,一切仍然像青山绿水,仍然带着乡愁。在新书《燕子最后飞到哪里去了》中,所有这些东西很快就消失了。她开始写更多关于人的东西,风景和事物成为背景。她写了三个姐妹,她自己,她的姐姐,她的父母,她的家庭,她的相互感情,她对儿子的偏爱和她的爱。

燕子相将归巢

其中最著名的是《妹妹》,获得了豆瓣散文奖。她是从她母亲的超现实生活中写的,很少写农村五姐妹的家庭。然后,写下家庭的艰辛,贫困,三姐妹的学业和初恋,以及她们给家庭带来的变化。姐姐是最像父母的,二姐是最强的,三姐是最有趣最善良的。他们每个人都更像生活中的一个人,而不是文学人物。在“双子座”一章中,她写道她和鹿一起长大,这让人们走进了双胞胎姐妹的世界。

燕子相将归巢

写下彼此最亲近的人并不容易,他们可能是最忠实、最琐碎、最可读的人。当伟大的纳博科夫谈到文学时,他总是强调智能阅读,并强调如果读者想探索作品,最好的关键是掌握细节。

燕子相将归巢

书中有太多的小细节,让人难以忘怀。例如,当她写打米时,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在大太阳下跑来跑去,而是当她拿着米店时,她的手腕很快就会被米的叶子和茎割掉。例如,她写道,她的姐姐看到了一封男孩写的情书,并教她不要过早坠入爱河。我静静地听着,但没有说话。后来,当没有人在的时候,她偷偷地撕开信,把它烧掉了。不是因为服从,而是因为我觉得那封信已经被人看到了,有一种轻微的羞耻感。很多事情,如果你不亲自跨越黑暗和多样的漫长道路,无论别人怎么说,都不会被理解。

燕子相将归巢

最可贵的是,当她写下这一切的时候,她没有了文学的风格,没有了虚假的感伤主义,没有了用知识美化劳动和苦难的基调。在沈书之看来,贫穷和卑微并不是浪漫主义的同义词。她专注、真诚、朴实。她不怕暴露她在农村的胎记。她甚至毫不犹豫地让自己的作品看起来更自然,而不是有意识。因此,她小小的离合,小小的喜怒哀乐,小小的感动和小小的悲伤都会吸引和打动人们。因此,她会被认为是一个善于感知幸福的人。

燕子相将归巢

读《沈书之》,她的素描技巧,通过文字反映出来的审美情趣,以及她对人生的看法,常常使人想起沈从文、汪曾祺、周作人、林语堂和废名。一句话,它们都是带着某种生来的感觉的词,相当悠闲自在。曾几何时,伟大时代的文学被分为战斗风格、贫乏风格和闲适风格。除了战斗,其他一切都在某种程度上被否定了。事实上,语境的传承往往不是由时代的意志或主流的意志所转移的。审美意志,或属于写作本身的道德,往往更加顽固和曲折。

燕子相将归巢

如何书写今天的中国本土?我们应该写问题文学还是隐逸文学?它应该写为代表落后,需要抛弃过去,还是应该写为中国梦的未来?也许所有这些都是错误的问题。只有面对自己真诚的写作,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眼界和视野,只有不抛弃写作的审美风格,才可能值得期待,不管它的意图是大还是小。中国农村是普通人(603883)居住的中国。如果我们能回到这个价值支点,我们不知道是否会有不同的文学观念和社会认知。

燕子相将归巢

事实上,我们一直试图从文学中找到现实的路标,但文学毕竟只是文学。如果我们放弃对人性的探索、对美学的认知,简单地从不成熟的社会学甚至强硬的意识形态来判断文学,这将动摇这一艺术范畴的基础。提醒这一点,就好像它在任何时代和任何工作面前都是过时的。

燕子相将归巢

活着,用言语微笑

虽然书中对贫穷和卑微的描写非常克制,事实上,书中也一个接一个地写下了这些生活的阴影,但作者不愿意或不会有意识地放大它们。写什么和怎么写自然是有选择性的,作者的选择往往反映了她对世界和生活的态度。《燕子飞去了哪里》的感人之处显然包含了作者在这些态度背后所反映的气质,那就是热情、坚韧,而不是愤怒或怨恨。文本中的沈书志似乎还没有长大。温柔和尊重是她舒适的状态,不会被所谓的成熟所污染。

燕子相将归巢

根据这本书,我的姐妹们离开家去城市工作、结婚、定居、生孩子和谋生。然后我妈妈离家去网吧工作。他们租房子,找工作,并试图通过租卷首来赚钱。后来,我父亲回到农村务农,我的姐妹和母亲仍然留在南京。在此期间,二姐离婚了,独自带着孩子,买了房子,卖了房子;三姐的丈夫英年早逝,然后再婚。生活,日复一日;家,风雨交加;甚至,文本只是一个流动账户。对卑微的人,对普通的劳动者,对有情众生,活着就是活着,用油和盐酱醋,红白喜事,笑,唱,哭,期待。

燕子相将归巢

在书中,沈书之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命运这个词。她说:生活中沉重和悲伤的事情都被小心翼翼地掩盖了,就像漂流和下沉,我们随着流动的水前进。卑微者的悲伤和沉重值得留下来咀嚼吗?

燕子相将归巢

很久很久以前,启蒙者说那是麻木和睡在铁屋子里,需要用叫喊来唤醒;然后,毕竟,我醒来,没有选择。于是,庄子的洞见又一次跃然纸上,似乎从古代就开始生效了:丈夫把我抱在怀里,让我劳动谋生,让我变老,然后死去。人一生下来就努力工作,老了就休息,死了就安息。它们在古代和现代之间来回穿梭。

燕子相将归巢

要不是沈书志的记录,这个家庭和许多人一样,会被淹没在城市和所谓的大城市化时代。还要写下我为什么出生在这个贫穷的山谷。从深夜坐在《万感集》(杜甫的诗)里,沈书之的话就会微笑。

燕子相将归巢

她有两段关于偷窃的内容,令人印象深刻。有一段是在《八朵或九十朵花》里,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去邻居家退货,刚好赶上没人。然后我看到梳妆台上蘑菇状的婴儿面条大王,我忍不住打开了它。它太香了。浓郁甜美的香味第一次让孩子的心颤抖起来,于是她迅速地挖了起来,随意地把它撒在脸上,匆忙地逃到无人的角落,静静地闻着香味,但她的心渐渐变得悲伤起来。没有一个词是关于贫穷和屈辱的,但是它让人们难忘和黯然。尤其是天黑了,这赢得了中国文学的真正味道。

燕子相将归巢

第二段在“燕子最后飞到哪里了?”也就是说奶奶更喜欢男孩而不是女孩,他们经常被鄙视和绝望,所以我和姐姐去她家偷东西,而奶奶出去打牌。我轻轻地在抽屉里翻找,惊慌地往外看,但什么也没找到,我去拿玻璃罐里的糖。抓住它,像风一样跑出去,藏在村子里一所房子的角落里偷食物。你的手掌浸满了唾液和糖。最后,我把它们都吃了,我的心怦怦直跳。没有一个抱怨或怨恨,大家庭中的温暖和温暖的人类感情以及小人物心中的复仇在纸上不断摇摆。

燕子相将归巢

她显然敏感而不健忘,否则怎么写那么多细节,那么多感情和那么多悲伤;然而,她只是不想用言语来表达悲伤,用言语来发泄,更不想用言语来报复。她心里没有这些东西。谁说卑微的人必须成为生活的战士?谁说穷人会被物质污染?散文集的感人之处不仅在于内容和文本本身,还在于作者的气质和字里行间透露的个性。

燕子相将归巢

卑微者的未来

在所有的姐妹都有了孩子之后,她们会惊讶于她们的父母是如何抚养她们五个的。我妈妈轻描淡写地说:我还能带什么呢?我也把它带在家里和地里,大的带小的,我是拉拉扯扯长大的。沈书之写道:是的,农村的孩子,割稻子、打稻子、放牛、放鸭、洗衣服、做饭、打滚、爬、跑、打,年复一年像过眼云烟一样快速成长。然而,她清楚地记得她母亲在小学四年级离家去工作。她和她姐姐在贫困中与父亲斗争,他们在青春期总是挨饿。他们逐渐发展,但羞于面对身体。直到被嘲笑,他们才意识到穿内衣的年龄。当他们来度假时,他们只能偷偷把脏的长裤子藏起来。最冷的日子穿单鞋也不错。她说:

燕子相将归巢

当我从初中、高中和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并没有最终走出阴郁而漫长的青春和后青春期,而是变得有点开朗,觉得我所做的不再是完全糟糕的。我终于可以深吸一口气,像一个有蜘蛛网的角落一样看过去。

燕子相将归巢

像所有贫穷的孩子一样,教育给了沈书志一个未来。更令人欣慰的是,写作给了她另一个未来,属于精神的、充满生命的未来。此外,从现有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她努力走出这个世界,并继续努力有意识地写作,这个未来是非常有希望的。

燕子相将归巢

令人惊讶的是,你的妹妹陆游,学习建筑,不仅给她美丽的插图,而且写得比她姐姐早。她出版的《我二十九岁的夏天》在豆瓣也很受欢迎。如果说沈淑芝的话更像初出茅庐的芙蓉,更像是乖乖女的小心肝;如果有鹿,它将是一点假黄金,一点假小子的气氛和确定性。她也很悲伤和忧郁,但她总是看起来更固执和坚强。她在一篇名为《直到世界末日》的文章中写道:

燕子相将归巢

这些年来,我一直努力工作。这并不是说我自己做不到,尽管我很努力地在人们面前推销自己。一直是个胆小的人,但也很难在黑暗中发光。即便如此,它似乎连自己都没有照亮。黑暗的自己。有时我怀疑我的地方已经是世界的尽头,乌鸦在其中盘旋。无论你如何奔跑,无论你如何充满期待,都无法实现真正的未来。我的生命是我世界的终结。

燕子相将归巢

我不知道为什么,当我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甚至比沈书志写的回顾往事还要难过。我曾经是我自己,现在有多少年轻人工作如此努力,如此沮丧。

当韩寒和郭敬明作为青年成长现象被关注时,关于青年精神世界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年轻人应该肩负起关爱社会的使命,还是应该走向成功?与大时代脱节,在小时代快乐,并被贴上标签。后来,90年代到来了。有趣的是,其中一个话题是,90后中年危机后,生活变得越来越信息化,世界变得越来越抽象;社会流动性增加后,社会阶层更加固化,无力感和困惑感深深困扰着一代年轻人。这种麻烦最直接的特征之一是缺乏流动性。因此,一些媒体提出了青年再创造的计划,希望通过激励行动和重建价值体系来创造新一代充满活力的青年。

燕子相将归巢

我不知道这样的重建计划是否可行,我也知道更多的年轻人已经走上了行动的道路。美国电影《革命之路》说,面对日常烦恼,梦想和梦想变得越来越重要,他们想用梦想和梦想来解决中产阶级的婚姻危机。然而,即使是面对年轻人,那些前途未卜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卑微的人,我似乎也没有勇气说梦想和梦想依然灿烂。我总是听到昆德拉提醒不要与未来调情,这是最卑鄙和最响亮的奉承。虽然未来比现在更强大,但它最终会评判我们。

燕子相将归巢

燕子最后飞到哪里去了?可能是风向。一只鹿说。

《经济观察报》特约撰稿人傅汝初

签署

标题:燕子相将归巢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4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