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89字,读完约8分钟
新华社华盛顿7月18日电国务院副总理汪洋18日出席了在华盛顿举行的中美工商界联合欢迎午宴,并发表了题为《互利共赢是最好的合作》的主旨演讲。全文如下:
互利共赢是最佳合作――在中美工商界联合欢迎午餐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2017年7月18日,华盛顿),尊敬的格林伯格总统、多诺霍总统、徐晨总统。
亲爱的姆努钦部长和罗斯部长,
女士们先生们:
我要感谢美中贸易委员会、美国商会和美中商会的盛情邀请,让我有机会再次见到两国工商界的新老朋友。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已经六次访问美国,每年我都被邀请与商界人士见面并发表演讲。坦率地说,每次都说新单词并不容易。但是,孔子说:“古为今用,新为今用”,我希望我今天的讲话能够做到这一点。
我记得去年11月来到华盛顿时,美国大选刚刚尘埃落定。新政府对华经贸政策取向是企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在商界欢迎午宴上说:尽管美国总统已经改变,但商界和中国之间的合作热情没有改变。从午宴的盛况来看,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的。我的预测是有风险的,因为当时很多人都很担心,认为中美经贸关系即将进入寒冬,甚至存在“贸易战”的风险。
在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果断应邀赴美,与特朗普总统在胡亥庄园举行了历史性会晤,为新时期中美关系奠定了建设性基调。双方决定建立包括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在内的四个高层对话机制,并启动了中美经济合作100天计划,这让两国企业界“放心”。我们高兴地看到,经过双方的努力,百日计划取得了重要成果。14年后,美国牛肉重返中国市场。美国对华液化天然气出口政策的障碍开始打破僵局。今年前五个月,中国从美国进口了40万吨天然气,而去年同期为0吨。更重要的是,经过100天的密切接触,双方经济团队建立了互信,初步探索出一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沟通之路。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会这样?事实上,答案就在这里!我欠你的!正如我去年所说,中美经贸合作是一种市场行为,其根本动力在于私营部门和工商部门。美国做出的选择反映了商界的主流公众意见。正是你们长期支持和积极参与中美经贸合作,创造了“合作而非对抗”的氛围,促成了中美经济关系的现状。虽然两国未来的合作可能会有波折,但只要你有信心,中美经贸关系的大方向是不会改变的。
因此,我想说的第一个结论是:合作是两国之间唯一正确的选择,中美经贸关系的大船正在正确的航道上航行。
中美之间的合作不是今天开始的。远非如此,从2012年十八大以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商贸联委会的情况来看,许多领域的合作都卓有成效。
在过去的对话中,中国承诺调整经济结构,改变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2013年,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47%,今年第一季度上升至77%。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3年的46.7%上升到今年第一季度的56.5%;经常账户盈余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从2007年的峰值10%降至今年第一季度的0.7%。
中国承诺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开放。近年来,中国多次主动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目前,只剩下63项限制性措施,比2011年版减少117项,降幅达65%。最近,两家美国金融机构获得了中国银行(601988,股票咨询)(601988,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许可证和结算代理业务资格,这是金融业扩大开放的结果。在上海和其他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的范围更广、更深。事实上,在中美投资协议谈判中,中国已经同意在银行、证券、保险、电信、文化、互联网和汽车等领域进一步开放。
中国还承诺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从2012年到2016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22.5%。去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24%,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增长的42%。
中国还承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自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开展了170多次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共查处违法犯罪案件130万件,判刑近10万人。2014年,北京、上海和广州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共审理了近4万起案件。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履行这些承诺是中国自身发展进步的积极选择,符合13亿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美国的要求。当然,合作从来都是“双向的”,这是互利的。我们希望美方也能解决中方关切,实现双赢。
应该指出的是,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仅仅建立了20多年。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创业的便利程度还没有达到工商界的期望。我知道你还有很多不满,这是中国进步的动力。事实上,我们也在审视自己的缺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改进。对于改革开放,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道路是明确的,步伐是坚定的。虽然有时他们走得不太快,但他们会及时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就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他不可能每天都注意到任何变化,但是几年后,他突然发现他已经长大了。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难道不是这样吗?
因此,我想说第二个结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长期性,这是世界各国企业与中国合作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
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又大又高,但还不够强大。总体而言,中国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与美国仍有很大差距。中美经济都有竞争的一面,但互补性远远大于竞争。双方的合作没有缩小,而是扩大了。
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并向中高端发展。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美国向中国出口各种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的潜力很大。然而,不幸的是,受美国过时的出口管制法律和政策的影响,美国企业没有得到他们应得的“蛋糕”。2001年,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口的16.7%,去年这一比例降至8.2%。以集成电路为例。去年,中国的进口总额达2270亿美元,超过了原油、铁矿石和初级塑料的进口总额,但美国仅占4%。根据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今年4月的报告,如果美国把对中国的出口管制降低到巴西的水平,对华贸易逆差可以减少24%;如果降到法国的水平,可以降低34%。
中国有3亿中等收入人口。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从满足温饱向追求质量转变,从线下消费向网上消费转变。美国对高质量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去年,约有300万中国游客赴美旅游,人均消费超过1.1万美元,为美国创造了15万个就业机会。目前,中国有超过4.6亿网购用户。樱桃、龙虾、海蟹、坚果和保健品等美国热销产品可在72小时内到达中国数千家万户。去年,对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增长了100%以上。上个月,阿里巴巴集团在底特律举办了“美国中小企业论坛”,吸引了3000多家美国中小企业,他们都渴望赶上互联网上的快车,进入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
美中贸易委员会预测,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将在未来10年翻一番,达到3690亿美元,到2050年将增至5200亿美元。我相信任何有远见的企业都会重视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任何一个成功的政府都会重视与中国的合作。
因此,我想说第三个结论:中国市场的增长是无限的,中美经贸合作的前景是光明的。
经贸合作是利益的交换,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中美两国的工业都希望他们的政府能拆除阻碍市场开放的壁垒,都希望他们的政府能筑起一道“墙”来阻挡外国商品的进入。我们知道许多美国人支持“雇佣美国人,购买美国商品”,因为中国也有人主张“购买中国商品,使用中国人”。但是,双方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两国经贸合作深入融合的今天,中国人不可能不买美国货,美国人也离不开中国货。我们都希望看到两国经贸关系强劲、平衡、健康发展。
第一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将于明天开幕。中国愿意与美国反其道而行之,找到一个符合自身利益、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达成最好的“交易”。我的两个对话伙伴曾经是商业精英,对交易艺术了如指掌。我相信与他们的对话会非常困难,我希望结果会令人鼓舞!
谢谢大家。
(负责编辑:李佳佳)
标题:汪洋出席中美工商界联合欢迎午餐会并发表演讲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4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