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8字,读完约4分钟
圆桌论坛之路创新篇
我们的记者张伟
在新的经济常态下,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就对ppp的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7月22日举行的2017中国公私合作投资创新论坛创新圆桌论坛的热门话题。
上市公司正争相投资创新
浙江大学网新(600797,诊断单元)是浙江大学唯一的高科技上市公司。2007年参与浙江省首个基础设施bot项目,一直坚持ppp领域的创新。浙江大学网络新任总裁沈约表示,ppp的内容创新并不都在传统的基础设施领域,比如,它可以在城市的大脑中推广。城市大脑,包括智能交通和智能城市,是由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和云计算带来的技术革命。政府需要引进高科技公司来做高科技的事情。政府不可能在It跟踪研发上投入大量精力,it人力成本也在不断攀升。政府没有能力运营高科技项目来提高治理能力,这些项目应该成为未来ppp的内容。
Ppp也应该在商业模式上创新。沈约说,企业家做企业家的生意是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互联网思考,很多政府项目都是由民间资本参与的,会有很多衍生的收费项目和衍生的收入,这并不一定需要政府全额支付。
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国在线(300364)在文化领域进行了ppp创新实践。中国在线文化ppp副总裁王敏表示,在后gdp时代,城市唯一能竞争的就是文化。然而,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许多瓶颈和困难,社会资本不敢轻易投资。在一些地方,文化发展基本上是消耗性的,缺乏整体性的发展。
他说,从2016年开始,文化将被纳入ppp领域。随着ppp模式的发展,在公共文化领域,旅游、商业、体育、房地产等产业链被整合,以文化为引擎,将所有产业串联起来,带动整个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在线提出了文化中国战略,以本土公共文化元素的知识产权为核心,进行文化产业的整合运营。公司率先与地方政府合作发展文化相关产业,实施知识产权、平台和产业化。其中,平台化是通过资金模式整合的,产业化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需要挖掘老年护理领域的商业机会
公私伙伴关系也可以参与老年护理领域。怡化路(300212)副总裁王锦表示,ppp模式下的养老项目非常少,仅占3%左右,全国养老项目中ppp项目只有300多个。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企业认为养老项目规模太小,一个项目往往投资几亿元,但在他们看来,它必须得到十亿元以上二十亿元以上;其次,我担心养老金项目容易亏损,我不知道利润点在哪里。与铁路、机场和其他建设项目不同,利润前景是清晰的;第三,我不熟悉养老行业。事实上,养老金行业在中国有一个相对清晰的盈利模式。
养老金不能依赖政府,现在养老金行业做ppp非常合适。王锦在蓬莱引进了老年ppp项目,在蓬莱建设了十年的老年产业,投资约7亿元。如果我们仅仅依靠政府投资,将很难用几千万美元建立一个社会福利中心。现在,只要政府每年投入1500万元启动资金和1600万元,就不仅可以建设社会福利中心,还可以发展蓬莱的养老产业。
融入数据服务技术创新
大数据和ppp的融合吸引了各方的关注。英佳互联网总经理王佳在论坛上表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已经到了数据驱动业务的时代。目前,ppp项目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主要用于有形项目。
数据是驱动力,掌握数据的人将掌握最前沿的商业机会。王甲说。如果一个城市的数据是通过购买力平价建立的,那将对城市的运营非常有利。这种方法不需要一个团队完全收集数据,而是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并且可以随时获得大量的数据。
前滩研究所所长何表示,上海已经进入有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正在孕育着丰富的ppp创新机遇。上海应引入ppp创新或创新型ppp,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未来,上海将继续推出ppp创新项目,以推动城市转型、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他指出,科技创新是ppp实践者不能忽视的新领域。
棕榈园总裁林聪晓认为,ppp对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棕榈园适应了新经济形态下的新模式、新形式,在文化、旅游、体育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运营能力。
标题:创新推动PPP涉足新业态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