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21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经济网青岛7月24日电(记者刘成通讯员石满信吕娇)7月19日,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就35起远程视频减刑假释案件进行了公开审理,所有符合条件的案件均通过远程视频进行审理。近年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减刑假释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严格规范程序,全面接受监督,不断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确保了减刑假释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司法局、监狱等部门沟通协调,在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青岛监狱、北舒监狱建成了具有远程高清视频功能的科技法院。从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到辖区内两所监狱的路程分别为一小时和两小时。通过远程视频,法官、检察官、申请人和罪犯分别在法院和监狱开庭,大大节省了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和风险。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统一了所有审判程序的标准,采用了标准化的审判大纲,审判笔录通过网络及时传送到监狱,由法院工作人员和罪犯共同印制和签名。通过“面对面”的实时询问和调查,强化了审判的实质,避免了办案的形式化。视频庭审的便利性有利于扩大庭审范围。自2017年以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所有假释案件从提审改为开庭审理,提高了审判质量。远程视频庭审可以实现留痕、录音、录像的全过程,并使整个过程公开化。监狱庭审方式受限于监狱监管的安全要求,旁听人员的来源和数量有限。远程视频庭审,观察员可以旁听庭审,有效拓展了监督渠道,不仅NPC代表和CPPCC委员可以旁听,媒体记者和公众也可以旁听,有效地将减刑假释工作置于全社会全方位的监督之下。

标题:青岛符合条件减刑假释案件全部远程视频开庭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4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