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0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今天说,对上半年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是,上半年经济形势是稳中有进、结构调整深化。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光明,不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杨伟民:中国经济不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数据图)。中新社发布杨克佳照片杨伟民今天在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在新闻发布会上,他向发改委和统计局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杨伟民:中国经济不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谈到上半年经济形势,杨伟民说,总体判断是,稳中求进深化了结构调整。

杨伟民解释了为什么经济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取得进步:

一是经济运行相对稳定,上半年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甚至好于预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值。

杨伟民:中国经济不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二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财政收入增长9.8%,工业利润增长22%。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乡新增就业73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8万人。总体而言,物价水平保持稳定,cpi同比上涨1.4%,与第一季度持平。扣除价格因素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3%,继续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消除贫困取得重大成就,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新进展。

杨伟民:中国经济不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同时,杨伟民还解释了为什么结构调整正在深化。杨伟民说,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从需求结构来看,消费、投资和出口都实现了相对均衡的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贡献率达到63.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6%,特别是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2%,同比增长4.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长19.6%,其中出口增长15%,进口增长25.7%。国际收支状况良好,经常账户保持顺差,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杨伟民:中国经济不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二是从产业结构来看,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农业供给面结构改革继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特别是产能过剩问题继续得到解决,创新驱动效应开始显现。适应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产业增长迅速,高技术产业增长13.1%,装备制造业增长11.5%,增速高于工业和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与此同时,产业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完善,竞争性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不断深化。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应开始初步显现。

杨伟民:中国经济不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第三,从区域结构来看,区域协同联动效应开始显现,“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深入实施,取得显著成效。从东、中、西部来看,东部地区的积极趋势更加巩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正在扩大,东北地区也出现了触底回升的迹象。

杨伟民:中国经济不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杨伟民认为,新的发展理念和供应方结构性改革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正在发生变化。这种观念的转变是一种更深刻的变化,是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它将把中国经济发展引向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变的新的更高形式。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光明,不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杨伟民:中国经济不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但杨伟民也强调,中国经济仍处于结构调整阶段,这一结构调整阶段尚未过去。供应方结构改革仍处于深化阶段,这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过程。虽然上半年经济在保持稳定的同时有所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当然,其中一些问题存在了很长时间。比如,实体经济流通不畅的问题依然严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也在加大。此外,地区、行业和企业之间的趋势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此外,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你有我,你也有我。尽管今年上半年世界经济有所好转,但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标题:杨伟民:中国经济不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