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6字,读完约4分钟
证券时报网络(STCN)7月27日,
新功咨询创始人黄之访谈
见习记者王园园
2017年,国内首次公开发行市场被大力放开。截至7月27日,风能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和深圳股市共有3318家上市公司,与去年的3062家相比,在约半年时间里增加了266家,为中国股市10年来最大的ipo增幅。随着新股发行的快速增长,监管者强调国内资本市场的稳定和严格监管。如果下半年推出新政策,最有可能的重点是什么?新功咨询公司创始人黄之认为,该公司最有可能关注这个问题并将其除名。
刚刚过去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在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中,要彻底整顿金融秩序,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稳定外商投资和民间投资。市场普遍认为,这一声音传达出,保持稳定和严格监管仍是今年下半年国内经济的主题。
在这个经济问题下,下半年将出台一系列新的监管政策。例如,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和董事坚持持股的若干规定》,严厉打击大宗交易减持行为。那么,资本市场监管最有可能在下半年的哪些领域进行?对此,新功咨询创始人黄之认为,如果下半年有新政策出台,最有可能围绕发行和退市展开。
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进行了一些改革,但除名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上半年,上市入口顺畅,实际上为主动退市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下半年,退市制度可能会有一些努力。黄之说。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17年7月27日,沪深两市共有3318家上市公司,2016年底为3062家,也就是说,在大约半年的时间里,国内上市公司总数增加了266家。查阅2007年至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过去上市公司数量增幅最大的是2010年,全年共增加345家上市公司。也就是说,按照中国目前的上市速度,上海和深圳股市的ipo增量将是10年来最高的。
2007-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及年增长率
数据来源:风
黄之认为,以如此高的增长率放开ipo的部分原因是为了推动上市公司积极退市。市场上只有这么多基金。黄之表示,在有一定资金的情况下,放开发行将为股市带来更多优质资产,促进资本资源更好地配置到这些优质资产上,并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
与上市和发行的繁荣相对应,7月24日至25日在中国召开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年中监管研讨会强调,要加强发行质量审计,保持首次公开发行的常态化,规范和支持上市公司并购,完善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现有的退市制度大多以财务指标来衡量,包括净利润、净资产、营业收入、审计意见等。然而,黄之认为,财务数据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会计手段进行调整,许多已被st的公司确实避免了通过会计手段被摘牌的风险。其次,在退市制度改革中,很可能会转向定性方向。例如,更多公司将因重大信息披露违规和欺诈性发行而被除名,而不是因为财务指标。
早在2014年,退市制度就引入了两个新标准,即非法披露主要信息和欺诈性发行。截至目前,已被摘牌的袁波(600656)和即将被摘牌的辛泰退(300372)各有一例摘牌和一例因触发这两个指标而被摘牌。黄之表示,这一方向已经确定,但在实践中退市的案例仍然太少。
以重大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为例,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清晰地界定重大违规行为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其除名。黄之建议应适当提及对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现有处罚。《证券法》规定,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最高罚款不超过60万元,不同的罚款代表不同的违规程度。因此,在设计退市制度时,可以参照这一量化的罚款数额标准,使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界定更加公开、透明和一致。黄之说。
此外,监管机构通过限制重组和上市,降低了空壳公司在市场上的价值。未来,在严格监管的趋势下,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合规成本将越来越高,如信息披露、审计、律师、合规咨询、税务等。当保护壳的成本高于它能给股东带来的价值时,上市公司自愿退市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证券时报新闻中心)
标题:IPO增速或创十年新高的中国股市,下半年监管聚焦点会在哪里?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