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6字,读完约3分钟

青岛市崂山区王各庄街黄山社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这是一个位于山和海之间的小渔村。居民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将近一半的居民从事水母捕捞。捕捞和加工水母已经成为渔民代代相传的技能。2010年,海蜇李加工技艺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该社区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突出质量,不断创新,努力打造“一村一品”,撰写了一本关于水母的书。该社区建立了崂山湾海洋民俗博物馆,渔民成立了水母专业合作社,并开始举办渔民宴会。打造的“黄山海蜇宴”在岛城很有名,在全国享有盛誉。深加工的水母系列产品也已经飞到了成千上万的家庭。一系列具有“黄山特色”的饮食、旅游、游玩项目成为游客每年必来此的主要原因。水母产业已经成为刺激社区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的强大引擎,黄山社区也受到水母的冲击。

青岛崂山:海蜇大丰收

崂山头以北海域有一条自然形成的深潜沟,是水母繁殖和生长的聚集地。今年7月20日是水母捕捞季节,整个水母捕捞季节大约持续2-3个月。每年7月和8月,由于近岸,渔民从码头驾船到渔区只需15分钟,这样就保证了水母的登陆和捕鱼时间。我们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来捕捉水母。根据渔民的经验,我们应该在海水由退化变为上升或由上升变为下降的时候捕鱼。这时,水流很慢,很容易被抓住。一般来说,一艘船应该每天出海2-3次。因为水母体内有毒素,应该通过腌制去除。起初,嫁给黄山社区的外籍媳妇没有处理经验,没有少被蛰,直到后来才慢慢适应。目前正是捕鱼的高峰期,渔民们在码头上忙碌着,使用专门用来捕捉水母的渔网。网的大小超过18厘米,这不会影响其他海洋渔业资源。为了便于操作,在水母被打捞上船后,渔民们就可以手工将水母分成水母皮、水母内衬等。,因为要获得水母衬里,必须在捕获水母后尽快完成分割,否则,随着水母的死亡,水母衬里将很快变质并变得不可食用。由于距离近,去皮海蜇可食用,去皮海蜇皮干净,保证了海蜇产品的新鲜度和清洁度。这也是黄山水母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一个主要特征。船靠岸后,海蜇将被来自世界各地的卖家抢购一空,以换取1 空.在岸边的加工区,妇女们已经搭起了炉灶来烹制被分割的水母。在海蜇收获季节,渔民每次出海都能收获数千只海蜇,平均每户收入在7-8万元之间,超过10万元。

青岛崂山:海蜇大丰收

黄山的水母可以分为沙水母和棉水母。在黄山,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价值不同,海蜇是分开出售的。尤其是沙刺,应该分5份出售。水母一上岸,最著名的水母宴就成了农家宴的主菜。随着社区旅游的快速发展,黄山社区在努力打造海蜇宴品牌的同时,也在力求完善和不断创新,使“黄山海蜇宴”达到一个档次和质量,促进了社区旅游的发展。黄山海蜇宴有近10道菜,其中海蜇炒白菜、海蜇炒鸡蛋、海蜇冻和海蜇爪炖瓜很受欢迎,为当地农家宴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商机。

青岛崂山:海蜇大丰收

2016年,位于黄山社区的崂山湾海洋民俗博物馆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个博物馆占地1200平方米。它以实物和图片的形式介绍了崂山湾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民俗文化,展示了深海鱼类、贝类和珊瑚,让游客可以品尝海鲜,品尝崂山茶,感受崂山海洋民俗文化。

青岛崂山:海蜇大丰收

社区将深化和拓展“黄山海蜇”产业,推进品牌和规模建设,不断拓展王各庄特色旅游深度,逐步提升区域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吸引力,努力把“黄山海蜇”打造成一个能持续带动居民增收致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成摄影:闫利杰)

标题:青岛崂山:海蜇大丰收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