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7字,读完约3分钟
宁德,中信。中新网7月28日电(记者茅野)7月7日,本报记者发表了一篇题为《记者在中信体验“自助加油”时应注意的安全隐患》的稿子。中石化梅森(福建)石油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近日回应称,将改进作业流程,加强培训,努力消除不安全因素。
事件回顾:“自助加油”震撼
7月5日,记者开车经过中石化福州桂湖加油站加油。加油站实行“自助加油”模式,该网站记者多次向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他不会操作并请求帮助,但工作人员在帮助提枪后自行离开。
由于缺乏引导,在油枪自动跳开后,我们的记者两次未能拔出油枪,然后不小心碰到了油枪的按钮,导致油枪向我们记者的身体、左眼、身体和地面喷射汽油。
面对突发情况,工作人员没有给我们的记者任何应急措施的指导,包括及时清洁眼睛和皮肤,更换沾有汽油的衣服,清洗沾有汽油的车尾和轮胎。
一位长期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的业内人士指出,在皮肤上喷洒汽油会导致烧伤和慢性皮炎;如果顾客没有穿防静电服,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自燃和加油站火灾事故,这种事故也可能在接听电话时发生。
另一位从事加油站经营十多年的业内人士也指出,加油站的员工经过岗前培训后都是非常专业的,他们的工作服都是防静电的衣服,但是业主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员工的引导和应答功能在自助加油过程中非常重要。
公司回应:改进操作流程,加强培训
事件发生后,中石化梅森(福建)石油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回应称,自2012年以来,公司在部分加油站推出了自助加油模式,解决了部分客户排队加油的麻烦。(但是)通过这份报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助加油站在现场安全管理和服务标准方面的不足,我们一定会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努力消除不安全因素。
鉴于自助操作提示描述简单,未能描述注意事项等关键点,公司回应称将进一步完善操作流程或增加安全提示,如“油枪到位后,只需用手指握住枪把,以免意外扣动油枪扳机,造成喷油等不安全后果。”
针对员工在此次事件中的服务指导意识、安全意识、应急响应能力和延伸油品监管,公司声明严格遵守“汽车服务站现场处置计划”的制度要求;每年制定安全培训计划,每月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计划演练,并保存照片备查;演习计划包括10个类别,如火灾、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冲突、非石油作业和自然灾害。
对于员工根本没有应急措施的事实,公司解释说,由于这次员工的积极服务不够,员工将利用班前会和班后会等机会,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为了防止私用散装油,该公司回应称,该公司在所有自助加油站和关键部位安装了高清视频监控,以确保加油站处于视频可控范围内;与此同时,现场有加油工进行检查和监控,所有私自安装散装汽油的客户只有通过实名制登记拍照后才能加油。
鉴于公司的“自助加油”整改,Zhongxin.com记者将继续跟进和报道。
标题:中石化自助加油惊魂遭遇:油枪意外喷油伤记者左眼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