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8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莫斯科8月10日电(记者杨毅)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古丝绸之路焕发了生机,以新的形式将中国与欧亚国家的互利合作推向了新的高度。中欧列车是建设“一带一路”的样板工程。近日,Zhongxin.com记者跟随来自大连港的中欧列车采访团(601880)走访了多个铁路换乘站、集装箱公司、企业等。并与各方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近距离观察了“一带一路”和中欧货运列车给中俄经贸关系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伊尔库斯克站,五彩缤纷的集装箱排列在建筑物的两旁。杨毅摄于中国和欧洲:更多商品和更密集的转移
经过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大部分中欧列车的奔驰在中俄铁路的轨道上“改变轨道”在这里。在这里,中欧银行实现了中国与欧洲大陆的握手。
记者在后贝加尔站看到,彩色容器像一座建筑一样一排排排列。在操作区附近,门座起重机牢牢地从火车上抓下一个蓝色集装箱,铁路工人紧张地改变轨道...面对前所未有的繁忙景象,后贝加尔站总经理叶夫根尼?维克多·洛维奇?内格拉索夫由衷钦佩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和欧洲的列车越来越强。”
叶夫根尼说,今年上半年,中国和欧洲共有654列火车和53,300个标准箱进出后贝加尔铁路口岸,进出口贸易额达25.92亿美元,两者均实现了大幅增长;随着中国和欧洲列车的快速发展,后贝加尔车站的业务量也日益增加。
“过去,商品的种类相对简单,主要是汽车零部件和橡胶制品。现在货物的数量和航班的数量都在逐渐增加,这对于我们的换装站来说是一个好的势头。”叶夫根尼说,随着中国和欧洲列车运行频率的提高,换装站的业务量大大提高,换装站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中国对中欧列车的日益大规模运营寄予厚望。《中欧列车建设与发展规划(2016-2020)》明确指出,自2011年开通以来,中欧列车发展迅速。计划到2020年,中国与欧洲之间的铁路运输通道将基本完善,每年约有5000列火车在中国和欧洲运行。
中欧列车:释放国际贸易红利
伊尔库斯克,西伯利亚最大的工业城市、交通和贸易中心。装载俄罗斯车牌的集装箱将搭乘中欧列车返程,沿贝加尔湖向东南方向出发,最终抵达中国。
远东森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地区最大的林业公司,自2001年进入俄罗斯开发森林资源。这家中国企业目前在俄罗斯拥有两家林业公司,在俄罗斯累计投资1亿美元,年产量15万立方米。中欧列车开通后,远东森林开始尝试通过铁路运输出口货物。
“过去,我们一直申请用敞车和货车来运输原木,这不仅物流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现金流问题。现在,通过中欧列车,我们将转向集装箱运输成品板回中国,所有问题都将得到解决。”俄罗斯远东林产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然表示,通过与中铁物流和大连港的合作,远东林产工业已经从一年多前的试点发展到每月运输80至120个集装箱。
在品尝了中欧列车带来的甜头后,远东森工甚至开始计划建造自己的集装箱装卸站。在中国实行了70年的伐木禁令后,对木材的需求每年都在增加。远东森工还在武汉和四川建立了工业园区。目前,公司的板材产品主要销往中国和许多欧洲国家,其中平均每年返回中国的板材占年销售量的80%,率先实现了海外木材的回馈中国。
中欧银行:为中国“走出去”企业创造机遇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开始在俄投资。
长城汽车(601633)位于俄罗斯莫斯科,是俄罗斯大型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这家中国企业目前在俄罗斯有12家汽车4s店,每个月销售近30辆汽车。它利用火车相对价格低、时间效率高的优势,将整车和汽车零部件运往俄罗斯市场。
“随着大和罗腾sk(长城汽车列车)的开通,货物的运输时间将缩短到15天。”不仅如此,中欧列车开通的专属服务使手续非常简单,为我们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利益。”长城汽车俄罗斯有限公司总经理寇告诉记者,中欧列车为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带来了诸多好处,中国商品通过使用中欧列车走向了全球。
与长城汽车一样,上海郝彤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海参崴分公司也是中欧列车的受益者。该公司总经理牟万龙表示:“传统的俄罗斯东方港运输方式需要35天至40天,但通过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运输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牟万龙认为,中欧培训不仅有利于国内企业,也有利于海外华人企业。“凭借‘一带一路’的优惠政策和中欧列车的便捷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中欧列车。”
如今,“一带一路”建设正从多个层面推进,中国企业家正积极行动起来,抓住中欧列车带来的商机。(结束)
标题:探访大连港中欧班列:品牌效应凸显助中国企业拓市场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