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74字,读完约6分钟
> > >如需了解更多政策,请访问中国经济网“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库”
以下是通知和计划的全文。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苏政办发[2017]20号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委、办、局,省直直属单位:
《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2月7日
江苏省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引领作用,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发展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省旅游业整体实现快速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建设旅游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1)“十二五”发展成效。
对发展的贡献显著增加。“十二五”期间,我省旅游经济总量继续快速增长,旅游总收入达到3.66万亿元,年均增长14.1%;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26亿人次,年均增长11.5%。2015年,旅游业增加值403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7%。旅游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五年累计投资643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南京牛寿山文化旅游区、无锡灵山年华湾镇、常州东方盐湖城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已竣工投产。南京汤山温泉、常州溧阳天目湖和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半岛三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已获批准。旅游业在扶贫和富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省旅游专业人员已达454.5万人,约占全省就业人数的10%,其中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在我省30万名乡村旅游专业人员中,农民直接就业24万人,带动了200万农民间接就业和增收,乡村旅游专业人员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末,旅游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省有20个5a级风景名胜区和5个国家级旅游胜地,居全国首位;有170个4a级景区,居全国第三位;有45个省级旅游胜地,居中国首位。全省共有旅行社2336家,居全国首位,其中五星级旅行社21家,四星级旅行社61家;有88家五星级酒店,在中国排名第二。加快发展旅游企业集团。金陵饭店(601007)集团、常州龙岗集团、无锡灵山集团等旅游企业集团转型发展状况良好,品牌、资本、管理出口加快。途牛旅游网、桐城网等新型旅游借贷能力得到加强,在国内旅游电子商务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无锡文化旅游集团、苏州文化旅游集团和镇江文化旅游集团在整合旅游资源、促进项目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旅游景区停车场、旅游交通标志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旅游景区无线通信网络基本覆盖,旅游环境“顺畅、珍妮弗、愉悦”正在加速。智能旅游得到加强。旅游信息化在旅游统计、客户监控、旅游应急管理、旅游精准营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旅游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全省有75,000名注册导游,其中43人入选“国家旅游人才计划”,17人入选国家旅游局青年旅游专家培训对象,居全国首位。
品牌效应继续扩大。宣传江苏旅游形象口号,着力打造重点旅游品牌和节庆,突出旅游品牌形象的引领作用。全省启动了一大批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形成了“江苏台灯交易会”、“江苏主题旅游促进月”、“江苏省旅游贸易洽谈会”、“江苏省乡村旅游节”、“苏州国际旅游节”、“南通江海国际旅游节”、“连云港(601008,旅游单位之夏)”旅游活动,在日本、香港等重要旅游目的地设立了江苏省旅游促进中心,加大了在欧美和“一带一路”等重点国家的旅游推广力度。在南京青奥会、米兰世博会“江苏周”和新苏联合作委员会等重大活动期间,江苏旅游局精心组织了多次大型宣传推广活动,成为展示江苏旅游形象的重要舞台。“江苏人游江苏”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江苏人游江苏的比例达到36%。
市场秩序继续改善。依法管理和发展旅游业的水平显著提高。《江苏省旅游条例》已经修订颁布,市场秩序得到大力整顿。五年来,共开展执法检查6500多次,受理旅游投诉5700多件,有效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有效保障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倡导诚信旅游,选择诚信购物街区和购物商店,实施旅游热门线路成本公示和景区舒适度指数发布制度,受到社会关注和游客好评。建立了覆盖全省的综合调查和反馈机制,重点城市游客满意度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促进旅游业改革、创新和发展的良好环境。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和意见,并与国家旅游局签署了全面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合作协议。南京、镇江等城市相继成立了职能更加完整有效的旅游管理委员会;许多地方相继召开旅游发展会议,出台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旅游改革创新步伐加快。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力度加大。苏州调整行政区划,建设国家古城旅游示范区,镇江、徐州、无锡等城市整合资源,组建旅游团队;南京、扬州和连云港改革了现行的管理体制,促进了景区建设与管理的分离。苏州吴中区和镇江句容市开展了乡村旅游综合改革,大丰、盐城、丽水、南京等县(市、区)将旅游管理机构扩展到城镇。“旅游+产业”的融合促进了产业发展,“多产业发展旅游业”的格局基本形成。乡村旅游已成为全省旅游发展和创新的热点,涌现出一批具有良好创意规划和鲜明个性的乡村旅游产品,如南京溧水市井桥镇石山下村和盐城大丰荷兰花海。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等形式正在蓬勃发展,新的旅游产品如体育旅游、登陆自驾游、自驾游大篷车营地、低空飞行等正在出现。
表1“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旅游业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指示器
单位
2015年目标
2015年业绩
完成进度(%)
平均年增长率(%)
目标
实际经济指标
旅游总收入
一亿元
> 10000
9050
90.5
17
14.1
旅游附加值
一亿元
> 4000
4037
100.9
16
14.1
国内旅游人口
数亿人
6
6.19
103.2
11.5
11.8
国内旅游收入
一亿元
9500
8769
92.3
17.5
15.4
过夜入境游客人数
一万人
900
305
旅游外汇收入
十亿美元
75
35.27
标题:《江苏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