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71字,读完约10分钟
新华网北京8月10日电(张景耀)在过去的10年里,农村银行从无到有,从“夹缝中生存”到遍地开花,从“新金融大军”到发展壮大,它们已经成为弥补空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的主要力量。
近日,宝商村镇银行手机银行大会和宝商村镇银行试点10周年庆典在内蒙古包头举行。中国33家农村银行的董事长和行长出席了会议。截至2017年6月底,30家机构总资产323.95亿元,存款余额240.63亿元,贷款余额213.69亿元,净利润1.99亿元。
降低服务重心,开辟金融服务的“最后一英里”
“服务三农、服务中小村镇银行”不仅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村镇银行发挥比较优势、错位竞争的必然选择。自2006年下半年银监会决定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等六省(区)设立村镇银行以来,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重要力量。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建立1,519家村镇银行。农村银行作为我国新型县域金融的开拓者(30万),在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和主办银行的培育下,在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推进农业供给面改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早在2006年,宝商银行就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重大战略。在启动的30个村镇银行中,有23个欠发达地区,占机构总数的79%。其中,2017年4月28日成立的固阳宝商惠农村镇银行是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第一家村镇银行。广元宝尚村镇银行成立于2008年10月22日,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四川北部地区成立的第一家村镇银行。鄂温克族旗宝上村镇银行成立于2009年4月10日,是中国第一家进驻少数民族自治旗的村镇银行。宝商银行愿意成为设立村镇银行的“草根”,全力支持精准扶贫。
从近年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广大县乡仍是金融服务不足的地区,而中西部地区是扶贫的主战场。在实施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战略规划的过程中,保山银行倡导的村镇银行不忘“三农”的初衷,在承担社会责任、寻找差异化发展机遇的同时,努力提高“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
10年来,各机构对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特点和金融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网点布局大做文章,服务重心不断下沉,其中漯河市盐城宝上村银行和鄂温克宝上村银行是典型代表。
漯河市盐城宝上村银行自2011年6月30日开业以来,在巩固城区的同时,积极将分支机构扩展到乡镇。目前,我行已设立总行营业部、新店支行等14个营业网点,实现了盐城乡镇全覆盖,金融服务直接到达外地。本行围绕“小银行、大平台”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决策链短、独立法人机制灵活的优势,创新信贷产品,降低贷款办理门槛,为各类客户办理业务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截至2017年6月底,本行各类贷款投入近100亿元,覆盖养殖、收购、加工等农业生产全产业链。
据了解,2009年4月10日成立的鄂温克旗宝上村银行是中国第一家进入少数民族自治旗的村镇银行,服务于鄂温克旗和陈巴尔虎旗6万多名牧民。四个网点全部位于乡镇,覆盖73个村,信贷服务覆盖率达80%,现有信贷客户7684个,占两旗农牧民的43.17%。开发了牧民信贷、草原经营权抵押贷款、牧民合作社贷款、牧民贷款等“塔拉四宝”(塔拉,蒙古语,意为草原)贷款产品,创造了“牛羊在此,贷款安全”的牧区信贷文化。活跃在两旗四万平方公里的贷款官员被誉为草原上的“马背银行”。
支持“农业”和“小”承包商品牌发挥协同效应
10年来,由宝商银行发起的村镇银行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为经营宗旨,根据三农和小微客户“小、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不断开发和推出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金融产品。例如,莫利达瓦宝上村银行积极支持当地的蘑菇种植。莫奇是中国三大蘑菇种植基地之一。莫奇的“Hourcau Huangguniang”已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000061,诊断库存)认证,并注册了“莫利菇娘”专利商标。2016年,“胡尔考蘑菇”总种植面积超过10000亩,总产量超过2000万公斤。为了支持胡尔考走特色农产品之路,在过去的六年里,莫里达瓦旗宝上村银行共贷款2200万元用于“胡尔考蘑菇妈妈”项目。
鄂温克族宝尚村镇银行的小额贷款产品“塔拉四宝”创造了“牛羊在,贷款安全”的田园信贷文化,被誉为草原上“马背银行”的成功注册商标;2011年湖北省监察局将湖北省荆门市多多宝上村银行的“小额贷款”产品评为“十大最受欢迎的中小企业融资产品”;漯河宝上村银行被河南省监察局评为“2013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鄂温克旗宝上村银行被中国银行(601988,诊断协会)(花旗集团)授予2013年小额信贷机构奖;2012年,准格尔承包商村镇银行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服务农业、农村和实体经济的先进单位。
履行社会责任,准确扶贫,“现在帮助”
农村银行在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和竞争不足的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满足当地人民基本金融需求的同时(603883),农村银行在十年的发展中遇到了许多困难。由于一般地处偏远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随之而来的吸收和储蓄困难、结算渠道狭窄、社会认知度低、流动性不足和不稳定成为村镇银行发展中最大的问题。作为金融业的新生事物,村镇银行的运营和管理没有经验可循。无论是监管政策的要求还是自身的管理水平,虽然只有不断探索才能取得进步,但他们从不停止普惠金融,承担金融扶贫的责任,始终把回馈社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自2012年保山银行开始承担指定扶贫工作以来,各项工作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的高度肯定。目前,公司承担了中国两大扶贫开发重点县——鄂伦春自治旗和内蒙古莫里达瓦自治旗的扶贫工作,重点实施宝商银行“精准扶贫、即时帮扶”项目。
近年来,莫里达瓦承包村银行和主办行发挥了协同作用,继续开展承包行“即时帮助”扶贫和“精准贷款”项目的贷款需求征集、贷款手续和贷后管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带动建立档案、办卡脱贫的贫困户的实施。2016年,“即时扶贫”在莫里达瓦自治旗发放了12笔扶贫资金,金额435万元,带动了生猪养殖、粮食购销、有机水稻种植、农机专业服务等22户贫困户。在“即时救助”扶贫项目的推动下,不仅拓宽了贫困家庭的增收渠道,还解决了部分贫困家庭的就业问题,在精准扶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12月30日,宝商银行董事长李镇西一行赴莫奇考察宝商银行2016年扶贫工作落实情况,并与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莫里达瓦旗领导干部座谈,总结2016年扶贫工作,展望2017年扶贫工作计划。2017年4月24日,宝商银行党委书记、监事会主席李先平、行长助理兼扶贫领导小组组长刘欣等一行赴莫奇市登科特镇钢村视察“精准扶贫即时帮助”支持的庙宝良丰收源农资商店项目,次日赴巴彦农场三队视察周俊坤农机专业合作社项目,向莫奇捐赠扶贫资金100万元。
完善服务结构和科学服务功能
随着农村承包银行的发展壮大,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在逐步完善村镇银行综合业务体系的同时,村镇银行大力推进电子渠道建设,逐步推进ic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交易服务,逐步解决村镇银行结算“瓶颈”问题。目前,宝上村银行借记卡、网上银行、自助设备、门户网站、短信平台已经全面上线,进一步满足了客户需求。在电子渠道建设中,尤其是宝上村的手机银行备受关注。
宝上村移动银行是专为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客户打造的移动金融服务平台,主要涵盖“最爱”、“智能服务”、“享受生活”和“我的”四个板块,为客户提供贴心实用的金融服务、时尚动感的界面视觉、个性化易用的功能布局和超人性化的用户体验。
2009年10月,在宝商银行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高度关注下,宝商银行新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总部成立,专门负责村镇银行的设立和服务。
由于村镇银行规模小,信息技术薄弱,不具备独立构建综合业务系统的条件,因此承包商银行主动承担村镇银行it系统建设的责任。2011年,经过多次调研和反复论证,宝商银行确定村镇银行信息技术综合业务系统建设的指导原则为:自主建设、数据集中、支持多法人模式。
村镇银行的it架构是基于具体的业务需求,在现有的承办行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改革,形成了支持多法人模式的综合业务系统,并制定了村镇银行大数据集中方案,确保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村镇银行的综合业务系统、网络和硬件设备完全独立于发起行,实现物理隔离,系统层和应用层都是安全的。它既满足了村镇银行独立法人的特殊要求,又保证了业务和信息技术架构的动态适应性,依靠科技手段实现数据集中和数据集成。
村镇银行数据集中后,村镇银行核心系统和宝商银行核心系统共享机房操作环境,但实行分区隔离管理。村镇银行的综合业务系统和业务数据集中在宝商银行北京生产中心。数据集中后,信息技术的操作和维护将由宝商银行的专人负责。村镇银行的科技人员只需简单维护自己的网络和接入设备,无需专业人员参与核心服务器等小型机的维护,大大降低了管理复杂度和系统运行风险。同时,系统的后期运行维护成本也大大降低。
村镇银行综合业务系统包括零售和批发银行产品的基本功能,以满足日常业务需求,并为管理决策支持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解决了当地政策法规引起的应用需求变化:系统的灵活性允许不同地区的终端用户根据地区的特殊需求修改系统的功能;接口接口使系统能够与同一台计算机或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上的其他应用系统交换信息;能够高效运行的在线实时交易处理;使用同时具有数据处理和文字处理功能的工具来生成定制的文档,它提供了各种自动处理功能;它提供了严格的系统安全控制系统,包括操作控制和系统完整性控制。它涵盖了所有零售银行和批发银行的几乎所有业务,如核心业务、信贷管理、处理大额和小额支付、借记卡业务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互联网金融和各行业正在加速融合的趋势。新的产业形式和商业模式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消费习惯,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银行网点不再是客户的必需品,客户需要随时可以获得的服务。各大银行进行移动金融布局,满足客户存款、取款、贷款、理财、记账等多样化需求,将成为银行竞争的新方式。
标题:“服务小微 立足三农” 包商村镇银行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