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1字,读完约4分钟
2014年4月,商务部新成立了贸易救济和调查局,统一承担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各项职责。三年来,贸易救济和调查局紧密围绕商务中心,努力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探索贸易救济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创造良好外贸环境、维护国内产业发展、深入参与规则谈判、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中国贸易救济调查的数量和金额有所下降,但仍是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目标国。中国连续21年成为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和复杂,频繁的贸易摩擦成为新常态。面对新形势,一方面,中国坚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外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另一方面,我们要主动、坚持适当、合理地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钢铁行业已经成为“受打击最严重的行业”
去年上半年,中国贸易救济调查案件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共计65起,涉案金额达85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我国贸易救济调查案件的数量和金额明显下降,但与过去五年同期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
2016年,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了11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达143.4亿美元,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分别增长了36.8%和76%。也就是说,去年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个贸易救济案件,每个案件的平均涉案金额超过1亿美元。
除了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迅速增加之外,中国接受贸易救济调查的产品也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品和鞋类扩展到高科技产业如光伏和机电行业。例如,近年来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印度等主要出口市场对光伏产品进行了调查,在哥伦比亚、墨西哥、印度和巴基斯坦也对瓷砖进行了调查。其中,钢铁行业已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灾区”。
此外,贸易摩擦的形式也从“两反一保”扩大到其他关税措施和贸易限制措施,如印度对各种进口钢材实施最低价格措施,美国对中国钢材实施“337调查”等。
为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贸易摩擦数量的增加是中国贸易增长和深入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结果。为了应对复杂的贸易救济形势,加强贸易摩擦应对,2014年4月,商务部新成立了贸易救济调查局,统一承担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各项职责。三年来,贸易救济和调查局紧密围绕商务中心,努力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探索贸易救济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创造良好外贸环境、维护国内产业发展、深入参与规则谈判、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例如,在加拿大光伏案例中,我们对中国企业的税率较低;推动欧亚经济委员会和韩国工字梁油井管反倾销调查中的价格承诺安排;就欧洲联盟的冷轧不锈钢板而言,敦促欧洲方面终止反补贴调查;阻止马来西亚对中国的螺纹钢发起反补贴调查,并促使其终止对该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成功解决巴基斯坦针对中国连铸坯的反补贴预警案件。
此外,中方还积极与巴西政府商讨,推动两国产业在手机、陶瓷、瓷砖等产品上的对话与合作,解决土耳其手机和陶瓷保障措施案,确保与墨西哥达成的鞋类产品双边协议顺利实施。
在灵活务实处理贸易摩擦的同时,中国也采取积极措施,有效保障中国出口市场的稳定。相关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中国已发起19起反倾销调查和1起反补贴调查。在适度保护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点保护和救助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农产品,对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和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商务部发言人多次表示,中方反对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希望各国通过协商交流和行业合作化解摩擦,共同为世界经济复苏和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标题:积极有为 应对贸易摩擦新常态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