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5字,读完约3分钟

证券时报网络(STCN)8月11日,

从本周开始,以钢铁和煤炭为代表的周期性已经减弱。这是否意味着本轮涨价的结束?

为此,长江证券(000783)策略师叶汝珍、张雨生今天发表了最新研究报告,对供给侧改革以来的五轮价格上涨进行了基本回顾,并从供求、流动性和风险偏好三个维度简要梳理了市场起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考虑本轮价格上涨结束的条件。

本轮涨价行情终结了吗? 机构:未看到显著冲击 后市仍有空间

以下是五轮涨价的原因和主要特点:

第四轮,17年的春天,是全球基础设施的趋势。结局是,ppi见顶+特朗普交易逆转。在国内,存在两种力量的对抗,即基础设施的预期加强和流动性的收紧,前者最终主宰了市场。在海外,市场对特朗普交易的关注明显超出了美联储今年三次加息的预期。这一轮始于典型的春季躁动,过程略有不同。最后,价格见顶市场所预期的小周期的顶部已经到来。

本轮涨价行情终结了吗? 机构:未看到显著冲击 后市仍有空间

第三轮,在16年的冬天,通货再膨胀和准滞胀。结局是,通胀担忧+美国大选。在国内,实体经济的核心线索是类似滞胀阶段的逐步确认。在海外,有两条主线。首先,发达经济体纷纷复苏,油价上涨;其次,伴随着政治事件的干扰,全球流动性的转折点正在逼近。本轮启动和调整的实质是,市场对价格上涨的解释已经从行业繁荣演变为通胀担忧。

本轮涨价行情终结了吗? 机构:未看到显著冲击 后市仍有空间

第二轮,16年的夏天,供应方电源。结束方式:消费接力+油价暴跌。在需求稳定的背景下,本轮启动得益于第二季度供应方改革的加快,并在7月份得到了第一批环境监管部门的转述。目前的价格上涨并没有明显减弱,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市场开始追逐消费。

本轮涨价行情终结了吗? 机构:未看到显著冲击 后市仍有空间

第一轮,16年的春天,是来之不易的复苏。终结方式,弱化经济+期货监管。在国内,流动性和汇率的短期波动让位于小周期复苏和供应方改革的政策红利。在海外,焦点是美联储加息及其对中国汇率的影响。尽管这一轮在春季很激动,但启动的实质仍然是典型的小周期复苏,最终经济数据会分阶段走弱。

本轮涨价行情终结了吗? 机构:未看到显著冲击 后市仍有空间

第五,第五轮,两阶段演绎。回顾这一轮价格上涨,有趣的是,我们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美丽的50向循环领导者的扩散市场;第二个阶段是供需超出预期时的价格上涨。本质上,他们都受益于价格上涨,但驱动力略有不同。前者是周期领导者的低估值+高业绩,而后者是从房地产超出预期到环境保护监管的供给驱动型转变。

本轮涨价行情终结了吗? 机构:未看到显著冲击 后市仍有空间

叶汝珍和张雨生总结了前四轮市场,并得出结论,市场的终结必须满足两个因素:驱动证伪(主)+风险影响(次)。

叶汝珍和张雨生也认为,本轮开局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漂亮的50轮领跑者的传播;第二,在供求超出预期的情况下价格上涨。基本利益的价格上涨是由不同的因素驱动的。前者是在不确定性下追求低估值+高业绩,而后者是供求双方利润的提高伴随着风险偏好的提高。创业经历有四个重要的铺垫:一是流动性预期的改善;在2月和6月提高利率;3.纳入msci。;4.经济状况良好。在这轮谈判结束时,从驱动力的角度来看,很难伪造环境保护和有限生产的供应。我们关注两条路径,一条是需求减弱,另一条是通胀担忧。7月份基数较低,加上中期反馈,房地产和工业增长很难低于预期。本周宣布的通货膨胀是稳定的。对需求的决定可能会推迟到下月发布的8月份数据。风险影响维度,关注两个层面,第一,美联储决定加息,并在9月份的利率会议上缩减规模。从复牌来看,价格上涨是与利率会议分不开的。其次,金融相关政策的收紧导致流动性预期恶化。在看到这两个维度的显著影响之前,叶如真和张雨生认为空.的价格仍在上涨

本轮涨价行情终结了吗? 机构:未看到显著冲击 后市仍有空间

(证券时报新闻中心)

标题:本轮涨价行情终结了吗? 机构:未看到显著冲击 后市仍有空间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