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9字,读完约3分钟
作为行业热点,智能金融技术以技术红利刺激了市场的爆炸式增长,同时也深刻改变了金融业的业态结构。其中,证券业首当其冲。2017年8月11日,由100强智能金融委员会、金融界和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联合举办的“大数据、智能金融和券商新业务形式”研究专题研讨会在贵阳召开。国家社会保障基金副主席王忠民说,“数据是如何变成资产的?”金融板块、长江证券(000783)、中投证券、恒生电子(600570)、国信证券(002736)、蔡襄证券、方正证券(601901)等主题演讲。近30家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交流,分享了实践经验,探讨了变革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CEO、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王三寿分享了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大数据交易所的实践成果。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总裁、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王一寿
王三寿介绍,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成立于2015年4月14日,2015年5月8日受李克强总理亲自指示,希望“利用‘大数据’形成‘互联网+’的战略支撑”。截至目前,交易所的交易流量已超过1亿元,交易会员已超过1000人,关联数据源已超过150pb,全国有11个交易服务分中心。同时,交易所通过多方合作,进一步加强和发挥了金融风险控制能力,如与中信银行(601998)签订了建设金融风险大数据实验室的合同,建立了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大数据风险控制实验室,与中国政法大学签订了推进数据确认和数据仲裁的战略合作协议。 大数据交换如何提供服务?王散手展示了为所有服务提供基础的七个数据库。第一是基础数据库,包括企业数据库、身份证识别系统、icp地址等基础数据信息。二是风险库,主要涉及企业的经营风险,涵盖企业想了解的所有可能的风险,如合同风险、内部权利纠纷风险、环保风险、走私风险等。三是宏观经济数据库,反映宏观经济数据的基本情况。第四是专门的题库,包括新增的企业数据和撤销的企业数据。第五是行业数据库,包括各行业的行业数据。例如,针对电子商务行业的阿里巴巴已经收集了全国700万中小企业的目录数据。第六是物联网数据库。第七个是互联网收集库,它可以监控所有要在互联网上收集的信息。 在王三寿看来,一个完整的大数据数据库是智能金融时代智能交易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依托中国大数据交易联合实验室和沈昌祥院士工作站,立足全球大数据发展趋势和中国大数据发展应用,在京、沪设立运营中心,组建专业团队,培养数据交易人才,加强大数据交易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推进“大数据+金融”的发展进程。
标题:王叁寿:七大库打造全球第一家大数据交易所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