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57字,读完约5分钟
“宣传中国”系列报道
为什么科达讯飞(002230,诊断)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公司”之一:坚持来源创新和应用创新
最近,哈尔滨工业大学的iFlytek (002230.sz)和hfl提交的系统模型超越了微软,在斯坦福大学发起的斯坦福问答数据集挑战赛中获得第一名。这是中国本土研究机构首次在这次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班挑战赛是业界公认的机器阅读理解的标准水平测试。在HKUST的讯飞今年获得第一名之前,它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自然语言计算研究组。
一个月前,在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评选的“2017年全球最聪明的50家公司”名单中,HKUST迅飞在中国排名第一,在世界排名第六,并评论道:“该公司的语音助理技术是siri的中文版。”实时翻译技术是人工智能的一个突出应用,它克服了方言、俚语和背景噪音,能够准确地将汉语翻译成十几种语言。
可以说,这家由大学生创办的中国安徽第一家上市公司,再次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世界瞩目的焦点。iflytek的魔力是什么?你为什么经常在国际比赛中获奖?
双轮创新推动发展
科大讯飞是一家典型的有着特殊标签的创业公司:第一家由中国大学生创办的上市公司。
1999年,在中国语音市场被国际巨头垄断的情况下,仍在中国科技大学学习的刘庆峰创办了HKUST讯飞,梦想着中国语音技术必须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国语音产业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从一个六人团队到十几个企业家,公司在五年后实现了盈亏平衡。
从“基层团队”到与国际巨头竞争,IFlytek始终将源技术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强调源创新和应用创新的双轮驱动。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报道,科大讯飞的源头创新分为两大块,一是与应用研究相关的创新,来自市场,又来自市场;一是从源头上进行更具前瞻性的创新,从而实现财富的积累。刘庆峰认为,智能语音技术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征,要实现外部创新源的整合,必须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
获得第一笔资助后,iFlytek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音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建立了语音技术联合实验室,使科研机构能够专注于研究、开发和创新,企业能够为产业运营和转型提供统一的平台,从而实现研究成果向产业发展的转化。
2006年,HKUST IFlytek与清华大学建立了语音技术联合实验室,其研究兴趣包括语音识别、音频内容分析、语音检索、语言理解和数据挖掘。
自2010年以来,国际图联先后与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云南大学等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开展多民族语音和语言核心技术研究。与兰州大学和中国语言翻译局建立联合实验室。
在海外,2015年,iFlytek和约克大学联合建立了iFlytek神经计算和深度学习实验室,重点研究神经计算、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2016年,iFlytek与佐治亚理工学院在美国硅谷正式成立办事处。
现在,iFlytek代表中国国家创新型企业站在国际舞台上,在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根据市场研究公司2016年5月发布的报告,谷歌、微软、苹果和iflytek在全球语音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20.7%、13.4%、12.9%和6.7%。
在2017年亚马逊aws合作伙伴峰会上,讯飞听到了中国首个英语实时转录节目。
人工智能时代的大投资布局
2017年7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2030年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人工智能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面对人工智能产业爆发的关键窗口期,HKUST有必要加大投资,构筑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长期壁垒,以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的产业机遇。”刘庆峰说。
事实上,iFlytek在核心技术领域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R&D投资,其在R&D的投资连续几年平均占其销售收入的25%左右,从而保持了其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并在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全球技术评估中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果。
2014年,iFlytek首次参加国际口语机器翻译评价大赛,在英汉翻译和英汉翻译方向上获得第一名。2016年,它在国际语音识别比赛中获得了所有指标的第一名;在认知智能领域,2016年在国际认知智能测试中获得第一名,在国际知识地图构建竞赛核心任务中获得第一名。
在竞争人工智能机遇的同时,HKUST讯飞并没有放松努力,继续保持对源技术创新的投入,保持对工业应用布局和工业生态建设的投入,以大投资规划大未来。
科达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明确表示:“科达讯飞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减少投资,而是在人工智能的战略机遇期,敢于在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上投入巨资,敢于在产品布局推广上投入巨资。为将来爆发更大规模的疫情做好准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方莉)
“振兴中国”专题报告:振兴中国:务实振兴,再创辉煌
标题:[推动中国]科大讯飞凭什么是“全球最聪明公司”之一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