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5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发言人孟伟今天指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近推出了两个创新品种,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和社会产业专项债券,并发布了相关指引,明确了支持重点、发行条件和审核要求。这两种债券的规模没有上限。
数据地图:银行职员正在数钱。中新社记者张云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形势,回应热点问题。有记者问:记者会上提到了两种特殊债券。我想知道这两种债券发行后,预计融资规模有多大。这对支持相关行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除了这两种特殊债券,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特殊债券的实施效果如何?
孟伟回应称,特种债券是市场化的融资品种,具体可以形成的规模取决于企业的申报和发行。由于特殊债券的申报没有地域或时间限制,规模也没有上限,所以可以到期申报,不断扩大融资。
至于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孟伟提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近推出了两个创新品种,即农村产业整合与发展专项债券和社会产业专项债券。所筹集的资金被指定用于项目目的,这可以为项目建设提供“对等”融资支持。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专项债券,重点支持生产城市一体化、农业内部一体化等六类项目;社会产业专项债券重点支持健康、养老、教育培训、文化、体育、旅游等六大产业。这些行业和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是短期的,面临着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展不健全等普遍问题,投资需求巨大。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畅通融资渠道,筹集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有助于进一步吸引各种主体的投资,促进这些领域和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孟伟介绍说,自2015年以来,除了这两种特殊债券外,国家发改委还先后发行了9种特殊债券,包括:城市停车场建设、城市地下公用隧道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养老产业、双创新孵化、分销网络改造、绿色债券、市场化债转股和ppp。这些特殊债券是公司债券体系框架内的“特制”债券。截至目前,经批准发行的特种债券规模已超过2200亿元,累计发行规模接近2000亿元。
至于债券实施的效果,孟伟举例说明。以双创新孵化专用债券为例,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5年11月发布了《双创新孵化专用债券发行指引》。截至今年6月底,已批准的27笔双创新孵化专项债券已用于8个省市29个双创新孵化项目的建设,带动投资470多亿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双创孵化服务相关的新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升级和其他园区建设。已有4000多家企业入驻,解决了22.7万人的就业问题,形成了1.4万项专利。
孟伟指出,可以看出,特殊债券品种的创新进一步拓展了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渠道,对促进有效投资、化解弱势起到了积极作用。
标题:发改委新推两个债券创新品种 规模没有上限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