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5字,读完约4分钟

自2017年3月起,中国银行德州分行积极落实德州银监分局的工作安排,在辖内开展“增长、升级、创新”主题年,以“进企业、带项目、参观创业园”为重点,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多方联动能力,在支持资本方供给方结构改革方面取得新成效。自活动四个月前启动以来,已有83家企业、9个项目和7个园区参观,新增贷款4.83亿元,初见成效。

突出“三种能力”  助力供给侧改革

突出服务能力

护送实体经济

今年,中国银行德州分行紧紧跟随市银监局的指导。在总结去年走访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情况、新情况,成立了以行长为首的活动小组,制定了《中国银行德州分行(601988,诊断科)推进“增创”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目的,部署了内容,作出了具体安排。德州市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

突出“三种能力”  助力供给侧改革

“只有当我们在创造和创造活动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并在服务区的实体经济中展示我们的行动,我们才能始终把握发展的节奏,更好地实践德克萨斯银行的责任和使命。”分行行长尹卫东在推进分行新产品开发活动座谈会上说。我行领导全力以赴,参加县域增创活动启动会,率先进入企业,现场为企业把脉,实地调查了解经营情况,根据企业实际融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融资方案。

突出“三种能力”  助力供给侧改革

为促进创新活动的内部渗透,分行建立了“四个一”和“三赢”通报制度,要求各分行“一把手”每周至少走访一家企业。截至7月底,分行共向大中型客户投放信贷24.56亿元,先后完成了鲁花恒盛(600426,咨询股)、华能热电、吴城丹顶鹤、吴城光明热电、薛荣智华等企业的长期项目贷款,投资2.89亿元;为44家“三航”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信贷余额28.52亿元。

突出“三种能力”  助力供给侧改革

突出创新能力

服务与增长和创造紧密结合

德州分行视创新为“新发动机”,以提高增加和促进创新活动的有效性。针对企业在增创活动中普遍反映出的抵质押不足的问题,分行重点推出供应链融资、捷信鲍彤等专项信贷产品,重点推出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企业,并专门设计开发供应链信贷产品,主要通过应收账款质押、核心企业担保、商业票据质押和回购承诺等方式为上下游客户融资。 进一步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缓解核心企业融资压力,有效解决无担保上下游企业融资困难。

突出“三种能力”  助力供给侧改革

今年前7个月,分行通过捷信鲍彤产品支持了8家信贷余额为1719万元的小微企业和6家信贷余额为1800万元的小微企业。7月末,小微企业贷款比去年同期增加374笔,信贷余额18.05亿元,增加8600万元,增幅13.44%;小微企业贷款申请率达到100%。

突出“三种能力”  助力供给侧改革

中国德州银行还充分发挥中国银行平台在国内外的优势,在贸易金融、跨境服务等优势领域提升服务提升和创新的质量和效率,为恒源石化、莱钢永丰等一大批区域性进出口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前7个月,共办理订单融资、出口商邮寄、买方汇票、境外代理支付等贸易融资业务3.05亿元,为地区企业办理了2.05亿美元的汇率保全业务;截至6月底,我行国际结算业务量达到9.9亿美元,市场份额达到49.97%,比年初增长8.32%,跨境市场份额达到48.64%。

突出“三种能力”  助力供给侧改革

突出连锁能力

继续巩固增加和创造活动的有效性

中国德州银行紧紧抓住“增创”活动这一主题,继续加强与德州银监分局、银行业协会、债权人委员会的联合力度,开辟内部条线与支行、产品与业务的多层次联动渠道,将“增创”与支持“三比一减一补”和挖掘企业信贷需求等重点任务结合起来,实现从“单战”到“债务会联合访问、政府监管与银行联合访问”的转变

突出“三种能力”  助力供给侧改革

牵头组织灵城区主题年,搭建政府监管、银行、企业四方对接平台;定期开展或参与政府-银行-企业对接会,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和产品案例展示,在推进金融服务的同时灵活解决企业融资需求;邀请当地重点企业进入中国银行,安排跨境人民币结算培训会、出口客户文件培训会等培训载体,为企业逐一解决融资问题。在2015年和2016年成功开展中小企业投资跨境匹配活动的基础上,今年组织辖区内客户参与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跨境匹配活动,帮助辖区内企业走出国门。

突出“三种能力”  助力供给侧改革

通过继续实施对“增加、改善、创造”主题年的访问,德州中行初步实现了拓展空白市场、提高市场覆盖率、为贷款项目做好储备、打造良好客户群的活动目标。

突出“三种能力”  助力供给侧改革

下一步,中国银行德州分行将根据活动的总体要求,继续发挥自身的力量,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动活动取得更大成效。(杨国桢)

标题:突出“三种能力” 助力供给侧改革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