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34字,读完约10分钟
为了了解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发展的新动向和存在的问题,国家统计局近日组织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和陕西的统计机构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内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呈现出对接传统优势资源、集约垂直细分领域、提高社会融资能力、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等发展趋势。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平台盈利模式有待澄清,双创新政策整合细分程度不高,平台差异化评价机制缺失,短期市场行为带来潜在风险等。
各地积极为地方二元发展服务
调查结果显示,各地区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已形成一定规模。截至2017年6月底,上海共有500多个双重创造平台,包括100个创业托儿所、159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4个加速器,以及250多个新的创业创新机构,如Maker 空工作室。福建有400多个双创平台,包括26个国家级中创空客房;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60个,其中国家级13个。截至2016年底,浙江省省级以上中创空客房209间,其中国家级客房80间;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69个。江苏省有384间省级以上的中创空客房,其中94间为国家级客房。
各类支撑平台积极服务地方双创新发展。例如,目前上海有12,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各种平台上孵化,共举办了3,651次创业辅导活动,覆盖38万多名企业家,为孵化企业创造了近9万个就业岗位。福建中创空室总孵化面积85万平方米,可提供42000个工作站和6360个常驻创业团队或初创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占地246万平方米,孵化企业4202家,创造就业岗位7.6万个。2016年,江西在各种平台上共举办了1900场活动,成功启动了3600多个创业创新项目。
双创平台的发展呈现六大趋势
对接传统产业资源,拓展新空实体经济发展空间。据调查,创业创新支撑平台积极连接优势产业资源,填补了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中的空白环,拓展了新空实体经济发展空间。例如,北京太谷科技孵化器,在其母公司位于北京周边的工业园区的支持下,专注于孵化处于产业化阶段且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创业企业或项目,提供以产业落地为目标的系统化服务,丰富母公司从工业园区吸引投资的选择。江苏创漫中创空联合创始人基于其共同创始人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长期积累,与具有强大制造能力的传统消费品OEM企业合作,为其提供海外营销的整体解决方案,并开辟了其与海外消费市场的直接联系渠道。
聚焦优势专业领域,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新渠道。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依托自身学科和专业优势,利用科研设施、科技人才和校友网络等优势资源,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或大学生创业搭建平台。例如,江苏王恩无限创创空依托江南石墨烯研究所,专门从事石墨烯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该平台成立了学术技术委员会,建立了石墨烯产业专利数据库,并与国内外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企业家提供专业创新资源。北京大学科技园是由北京大学建立的一个非营利性的公共创作空室。它由校友捐赠和股权捐赠资助,利用校友资源组建创业导师团队,连接各种产业化资源,创建以学生和教师为重点的孵化服务平台。
集约农业将土地纵向细分,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研究发现,一些专业化平台聚焦于特定的专业领域,围绕高度关联的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资源和生态布局,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例如,北京健康智能谷专注于医疗卫生行业的上下游领域,如医疗大数据、智能硬件、移动医疗、远程医疗、健康管理、体外诊断、医疗设备等。为创业创新搭建资源支撑平台和产业生态系统。陕西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引进了众多国内3d打印R&D团队,与72名新材料专家和43名3d打印产业专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成立了国内首个3d打印风险投资基金,主要投资3d打印整个产业链应用产业。
提高社会融资能力,努力解决初创企业的融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平台都有配套的风险投资基金直接投资于投资对象范围内的企业或项目,或提供与第三方投资者和各种股权交易平台的对接服务,并为初创企业提供政府补贴、金融工具、企业融资等培训和咨询服务。例如,江苏白家汇中创空发展了“孵化+风险投资”的服务模式,该中创空作为合作伙伴投资1 . 7亿美元参与了8只风险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近16亿美元。截至2017年年中,白家汇已直接投资全球22家创新创业型科技企业,总投资超过1.7亿美元。北京created/"きだよ科技圣殿0 "金融服务模块,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和风险贷款对接平台,为科技企业新三板上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及金融咨询服务。
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实现自我造血和输血的新平衡。研究发现,一些营利性平台可以通过引入新的业务模式,如联合办公或为初创和非初创企业提供空设施和增值服务,在平台内实现盈利业务和投资业务的平衡。北京氪星空办事处不仅是初创企业的预孵化平台,也是基于联合办公的成熟企业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需求提供办公空办公解决方案和全方位增值服务。目前,北京创远国际不仅致力于建立创新创业孵化体系,还为成熟企业提供空租赁服务,并在其创始机构的业务基础上提供审计、税务等领域的专业服务。目前,园区内初创企业与成熟企业的比例大致为2: 1。
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构建国际创业创新网络。近年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逐渐显现,这不仅吸引了外资企业特别是创业创新平台在中国设立双创企业,也加快了中国平台企业整合国际资源、进行海外布局的步伐。例如,在上海,像通用电气和西门子这样的外资企业已经开设了中创空.总部设在纽约的联合办公平台wework将上海作为其进入亚洲的第一站,并将亚太地区总部设在上海。x-node的所有服务团队都是外国人,其核心业务是为在上海的外国企业家提供服务。北京太谷科技在6个国家建立了15个创新中心,并与美国、德国、以色列和韩国签署了许多重大战略合作协议。
双创平台的发展面临五个问题
该平台的盈利模式不够清晰,存在政策投机的潜在可能性。目前,双创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是/0/房间租赁、创新、创业和增值服务、股权投资和政府补贴等。大多数平台还不能实现盈亏平衡。一些平台探索利用平台上成熟企业的利润支持创业创新业务的模式,但这种模式也有可能利用政府对创业创新的支持获得政策红利。例如,平台可以将政府提供的低成本甚至免费的办公空间以市场价格出租给成熟的企业,寻求租金溢价。
双重创新政策的整合和细化程度不高,系统成本仍需进一步降低。研究发现,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许多支持企业创业创新的政策,但缺乏必要的统筹规划和有针对性的具体政策解释或实施方法,导致企业在政策应用过程中成本高、收益有限。同时,政策反馈机制没有得到有效建立,不仅政策适用的资格和边界不明确,也缺乏对申报企业不能适用相关政策原因的反馈。此外,企业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制度成本偏高,尤其是非营利平台仍然面临诸多制度障碍。
评价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差异化发展原则亟待重视。目前,创业创新支撑平台的管理模式仍然比较简单和粗放,对于支撑平台或创业企业(项目)没有差异化的管理和评价机制。例如,采用包容性直接补贴模式不仅可能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而且不利于发展高质量的空或高质量的创业企业(项目),容易形成“恶财驱逐良财”的局面。此外,一些地区的平台建设忽略了基础设施、市场环境、资源禀赋等区域差异,同质化和重复建设也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平台双重创造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
创业创新投资具有高度的逐利性,短期行为具有泡沫风险。研究发现,成长性好的企业或项目通常会进行多轮股权或债务融资,以支持技术研发或模式创新早期阶段的持续投资。然而,创业创新基金是高度逐利的,投资回收的时限相对较短。他们往往在随后的几轮融资中等待退出的机会,这可能导致单纯追求股权溢价的“过包”行为,不利于初创企业持续投资的稳定和企业自身的成长,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风险。
人才的不足制约创业创新,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受到挑战。人才短缺是企业创新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大众创业和创新的汹涌浪潮中,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流动非常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理性短期行为的出现。目前,大型企业、高校的高端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创业团队中所占比例较高,影响了大型企业、高校核心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的稳定,尤其是非一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人才流失。
完善政策,进一步推动双创平台发展
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创业和创新支撑平台服务双创新事业的能力明显提高。但是,面对平台发展中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制度和政策。
首先,我们必须提高政策协调和差异化管理的水平。整合各部门支持创业创新的各项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降低政策应用于企业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实际效果。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要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构建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不同层次的双重创新平台,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其次,我们应该鼓励市场利用优势资源支持创业创新。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在制度供给和资本投入中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利用自身产业优势和资本积累,积极参与双创新事业建设,特别是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建设,拓展实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整体经济发展活力。
第三,要防范短期投机带来的潜在风险。本着包容审慎的原则,引导双创业发展,逐步建立规范的创业创新支撑平台管理体系和评估机制,遏制政策、投融资等投机行为的滋生。同时,还应探索建立均衡的人才流动机制,既要调动专业技术人才和中高端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又要注意短期行为对人才队伍稳定性的影响。
标题: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呈现新动向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6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