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17字,读完约9分钟
作者孙建波,银河证券的前首席战略家,并不代表他的团队的观点
林毅夫正在用他的新戒条开出“东北崩溃”的药方。这让我想起了萨克斯,他激动地用他的休克疗法拯救了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然而,在玻利维亚奏效的休克疗法从未发挥作用。
1.林毅夫建议在中国东北发展纺织品、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
林毅夫新街沟给吉林开出的药方是:走比较优势之路,弥补轻工业的不足。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弥补短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天津、浙江、广东五大产业集群。更具体地说,吉林省可以在这个窗口机遇期与之合作,为承接这些省市的纺织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更有甚者,林毅夫团队为吉林省设计了三个初步方案,包括“吉林省纺织产业振兴规划”、“长津电子信息产业联合转型升级规划”和“吉粤家电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升级规划”。
毫无疑问,这些是浙江、江苏和广东的优势产业。即使有产业转移,其中的劳动密集型部分也会向外转移,核心供应链和上游高端R&D将基本停留在本地。过去,这些产业的低端劳动密集型部分转移到中部地区,如重庆、四川和河南。东北承接这些产业的比较优势是什么?劳动力便宜吗?工业工人更熟练?气候更合适?还是物流更方便?
林毅夫团队缺少的不是理论,而是常识。
对许多行业来说,成本比东南沿海地区高得多,只是因为它们不能在一年中的这么长时间里在冰雪中开始生产。因此,欧洲北部国家在重工业和生物技术方面比较发达,而南部国家在轻工业、艺术和文化方面比较发达。
从林毅夫团队描述的产业集群来看,广东、江苏和浙江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集群生态,使得产业的运行效率非常高。从这些产业中劳动密集型部分的产业转移来看,东北地区不具备承接这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基本条件,也没有哪个制造商会选择东北地区作为其配套设备。从全国产业转移的角度来看,东北地区可以与越南、马来西亚、中南美洲等地竞争哪些产业的转移?
第二,林毅夫是如何调查的?
林毅夫表示,希望这份研究报告的发表,有助于吉林省各级政府和企业认清自身的比较优势,采取积极行动,有助于世界各界和全国人民准确了解吉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中央政府启动新一轮东北振兴发展战略。
这段话清楚地表明,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然而,相对优势呢?为什么林毅夫的团队没有指出来?
据报道,在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得到了吉林省委、省政府、省直各部门、地市各级政府部门、吉林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师生以及吉林省数百家企业的领导和职工的全力支持。
今年的研究,我不知道花了多少钱。你是否花钱并不重要。如果东北的发展方向是错误的,东北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错失一个时代。
研究报告的发布(征求意见稿)是相当高标准的。吉林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区、市的主要领导干部都参加了这次行动,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实施这次行动的系统干部也参加了这次行动,这足以表明吉林省对这次合作的高度重视和发展吉林经济的决心林毅夫甚至发表讲话说:“我希望吉林省新街沟的应用不仅成为吉林省转型升级的一个里程碑,也成为东北经济转型升级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典范。”
等等,如果东北的发展以此为模式,东北的经济将完全停止。
在白山和黑水之间,不仅有共和国长子的优良工业传统,还有中国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吉林和东北三省的比较优势永远不会是纺织品、家电和电子产品。发展这些产业注定是死路一条。
第三,林毅夫的两个致命错误
我不知道林毅夫对他给东北开的药方怎么看。这完全不合理。很难想象这是由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提出的。
瑞士没有纺织品或家用电器。你为什么不去瑞士的林毅夫买一个新的街舞呢?
即使在一个国家,也没有必要发展所有的产业。为了发展最有优势的产业,其他的依靠国际贸易。此外,东北三省是中国的一个地区,需要发展纺织品、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如果中国的每个地区都想发展这些产业,它将在这些产业上与江苏、浙江和广东竞争。中国的省份和地区还需要产业分工吗?
林毅夫的第一个致命错误是把吉林和东北诊断为一个国家和一个经济大国。一个大国当然需要健全的工业制度。
其实,即使是“独立经济”,现在世界已进入人工智能发展的前夜,中国经济已进入“高铁时代”,你叫东北从“承接纺织、家电、电子”做起。你认为你尊重经济发展的逻辑吗?为什么我没有看到韩国、台湾和其他地方在追求经济追赶的时候从事纺织业?
第四,你为什么不能在山海关投资?
投资界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投资不能走出山海关。中国东北不是没有纺织品、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相反,东北地区出现了许多现象,如企业家被愚弄、政府刁难企业、政策太紧急、政府干预企业等。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普遍的虚假业绩和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虽然近年来对振兴东北有许多补贴,但并没有改变其实质。微信上有人评论道:一个由大量随机和潜规则补贴的经济体,其竞争力将不可避免地逐渐下降。
从林毅夫长达一年的研究和如此高标准的新闻发布会,一些专家评论说,振兴东北的政策和会议简直是世界奇迹。
你为什么不能在山海关投资?我认为,首先,这是政府的官场理念。当这些不良的官场观念渗透到国有企业中时,它们将直接摧毁国有企业。基于此,有人说东北国有企业民营化将解决一半以上的问题。
总的来说,东北的问题不在于产业结构,而在于制度和文化。有了良好的制度和文化,自然会有企业家愿意来到中国东北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而林毅夫教授也不需要去规划三大产业集群。我相信未来的企业肯定不会是三大产业。
5.东北应该发展什么产业?
诚然,政府的行业指导也非常重要。政府建设产业基地,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后发地区的常用手段。但是这需要精确的定位。如果这是错误的,政府指导的危害就更大了。这就是为什么当我看到林毅夫的新闻稿时,我不得不生气。
首先,我们应该看看东北的发展处于什么样的时代。
在今天的中国,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高铁革命”,而是“供应方改革”。
高铁正在彻底改变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国东北的白山黑水公司将在高铁的连接下接近全中国人民。东北生态旅游、养生和特色产品将迅速进入全国市场。
简而言之,正在实施的“供方改革”意味着低端落后产能严重过剩,因此有必要取消产能,发展高水平产能。在这种背景下,你让吉林发展纺织、家电和电子,这不是把吉林推入火坑吗?这是吉林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的正确途径。
其次,我们应该看看东北的比较优势是什么。
黑龙江和吉林是生态粮仓;吉林也是中医大省,长白山(603099,诊断单位)更出名;辽宁产业基础雄厚,大连软件产业基础雄厚。让我们来比较一下瑞士,它在机电金属、化学药品和钟表制造领域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其医疗保健、养老和休闲、银行和保险行业也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足以形成一个发达的瑞士。
那么,东北应该发展什么?一目了然:
首先,在高铁时代,充分挖掘东北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养生疗养资源,使东北成为中国夏季降温和冬季滑雪的圣地。弘扬东北反盟革命精神,以靖宇县为核心发展东北反盟红色旅游产业集群。以长白山和大兴安岭为重要生态支撑,发展旅游、养老和康复产业。
第二,在供方改革时代,打造东北农产品品牌(000061,诊断股票),让东北优质农产品以高端品牌应有的姿态进入全国市场。在主食、副食品、绿色养殖、山珍海味等土特产领域,打造东北食品品牌集群。
第三,整合东北地区的生物医药和道地药材产业。以吉林为例,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参产自吉林省;长白山被誉为“世界生物资源宝库”,是中国三大中草药基因库之一。今年6月,靖宇县举办的首届道地药材交易会向世界展示了北方医药的风采。今后,要充分发挥北方道地药材交易市场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东北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和中药产业,形成道地药材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第四,吉林省尤其应该依托世界主要人参产区的优势,打造与韩国竞争的人参药材、人参食品、人参保健品和人参化妆品产业集群。在全民抵制韩国的大窗口时期,吉林省的人参产业将得到培育和扩大,韩国人参产品将在国际上充分竞争。
第五,立足大连,面向东北亚,建设以银行、保险、资产管理为核心的区域金融中心。立足大连软件产业,我们将与印度在国际范围内展开竞争,打造软件产业集群。
第六,在人工智能方兴未艾之际,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为契机,以国家产业布局为导向,发展精密仪器和精密机械产业。例如,宋新机器人(300024,诊断单元)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哈飞和沈飞也是中国重要的军事制造基地。建设人工智能、飞机制造、机车制造和精密仪器等产业集群是再现东北老工业基地辉煌的根本途径。本文需要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的指导。
自2011年以来,我们连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高速铁路改变中国”的研究,深入研究了高速铁路的经济和地理革命带来的深刻变化。我们多年的经验是根据不同城市在高铁网络中的地位和自身的比较优势来设计城市和地区的产业发展路线。我们对城市的建议是基于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区域比较优势。
在高铁时代,如何定位每个东北城市?我们不能从林毅夫的理论出发。林毅夫的理论解释了中国在过去30年取得的成就,但它无法拯救高铁和供应改革时代的东北经济。相反,如果吉林真的发展纺织、家电、电子等产业,它肯定会永远失去发展的机会。
标题:孙建波回应林毅夫:两个致命错误 该发展什么一目了然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6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