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95字,读完约8分钟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天公布了2017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万科实现销售收入2771.8亿元,同比增长45.8%,营业收入698.1亿元,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36.5%。
上半年,在行业监管更加严格的背景下,万科坚持稳健经营,销售规模达到较高水平,业务拓展有序推进。2017年初,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万科的基石股东;6月底,万科董事会换届顺利完成。7月,万科以551亿元成功竞购广信资产包,并加入多方参与普洛斯的潜在私有化。M&A已经成为公司获取战略资源的重要手段。今年7月,根据《财富》杂志的“2017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万科排名第307位,比去年高49位。
万科董事会主席兼CEO于亮表示,在基石股东的支持下,万科将深入实施“城市配套服务”战略,坚持“路在必行,伙伴传承”的理念,充分发挥业务伙伴的主体作用,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造真正的价值,回报股东和社会。
销售增长强劲,运营效率明显提高
2017年上半年,万科实现销售面积186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6%,销售额2771.8亿元,同比增长45.8%。公司继续坚持“为老百姓建好房子”的定位,销售的产品94%是144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型普通商品房。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凸显。上半年,16个城市销售额居本地区首位,深圳、北京、杭州、上海、天津、武汉、成都、宁波等8个城市销售额超过100亿元。
报告显示,上半年万科完成面积636.5万平方米,比2016年同期减少9.4%,占全年完成计划的26%。由于大部分竣工时间集中在下半年,上半年万科的结算规模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受此影响,万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98.1亿元,同比下降6.7%。董事会秘书朱旭表示,从目前的进度来看,预计全年完成面积与年初计划基本持平,全年结算规模仍有保证。
尽管结算规模有限,但上半年的净利润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市场恢复期间,一些项目的销售额和盈利能力都比较好,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73亿元,同比增长36.5%。公司毛利率同比增长7.35个百分点,达到25.26%。
虽然毛利率有所上升,但万科仍坚持通过改善管理来发掘潜在效益。上半年,销售和管理费用分别占销售额的0.76%和0.94%,同比下降0.32和0.21个百分点。
由于销售明显快于结算,截至6月底,万科销售的未清资源金额进一步增加至3838亿元,同比增长37.9%,为公司后续业绩打下了坚实基础。
充足的资金和健康的债务结构
上半年,行业监管继续升级,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逐步收紧。万科坚持以现金流为基础持续创造实际价值,加强资本控制。
截至6月底,万科持有货币资金1075.6亿元,远高于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之和(501.4亿元);净负债率仅为19.61%,在行业内仍处于较低水平。
深圳地铁成为万科基石股东后,2017年3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其评级展望上调至“稳定”,并维持公司的信用评级“baa1”;6月,标准普尔将其评级展望上调至“稳定”,并维持其长期企业信用评级“bbb+”。
最近,公司先后完成了5年期公司债券的发行,发行规模分别为30亿元和10亿元,最终票面利率分别为4.50%和4.54%,处于同期债券发行的低利率水平。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公司今后将继续加强风险防范,继续坚持积极销售和审慎投资的战略,促进库存去库存化,确保现金流安全。”朱旭说道。
审慎投资聚焦核心城市经济圈
上半年,面对激烈的土地市场竞争,万科坚持合理的投资策略,获得79个新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1559.8万平方米,股权规划建筑面积983.8万平方米,新进入哈尔滨、石家庄、兰州等城市。
“万科始终坚持以核心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投资战略”,朱旭表示,“根据上半年的投资额,公司91.9%的新项目位于一、二线城市。”
为确保项目资源的合理补充,上半年万科积极拓展合作、股权收购、代理建设等多元化投资渠道。根据建筑面积,64.7%的新项目是通过合作获得的。
截至6月底,万科在建项目建筑面积约为4256.9万平方米,万科规划项目建筑面积约为3461.1万平方米。此外,万科还参与了一批旧城改造项目,根据目前的规划条件,其权益建筑面积约为294.1万平方米。整个项目资源将保持在发展水平,满足未来两年或更长时间的需求。
兼顾城市发展和客户需求,有序拓展业务
在传统住宅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万科继续推进“城市配套服务”战略,围绕城市发展和客户需求,有序推进物业服务、商业地产、物流地产和长期租赁公寓的拓展。同时,万科全方位探索冰雪度假、养老、教育、产业办公等衍生业务,努力使各项业务的总量和社会贡献达到各自行业的领先水平。
在物业服务方面,上半年万科物业的综合收入为30亿元,同比增长69.9%,商业和办公物业管理能力持续提升。根据2017年6月发布的100大地产榜单,万科地产连续第八年获得综合实力第一名,首次获得“2017中国特色领先物业服务企业——企业总部基地”荣誉称号。
在商业开发和运营方面,万科以李因集团为商业地产平台,坚持“为家而建”的理念,专注于国内商业地产的投资、开发和运营管理。截至6月底,持有和管理的商业地产总面积超过850万平方米。
在物流和仓储方面,万科物流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收购32个项目,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其中,9个项目已建成并稳定运行,平均入住率达到98%。值得一提的是,万科最近与多方联手,参与了全球领先的现代物流设施提供商ProLogis的潜在私有化。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在物流地产领域的布局将进一步完善。
对于长期租赁公寓,在“租、卖并举”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住房租赁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作为该领域的第一家企业,万科打造的集中长期租赁公寓品牌“园居”,逐渐赢得了市场对城市青年中长期租赁需求的认可。截至6月底,停车业务已覆盖21个城市,累计获得客房数超过7万间,累计开放客房数超过2万间。据估计,在这一年里,所获得的停放房间数量将超过100,000间。
在冰雪度假领域,万科运营了吉林松花湖、北京北大湖、北京石京龙三个滑雪场和滑雪场,管理面积居全国第一。在2016-2017年的雪季,三个滑雪场的滑雪者累计人数为45万人,客流量同比增长50%。
此外,今年8月,万科还与新加坡榕树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建立一个合资平台,榕树中国控股公司,整合榕树集团在中国的品牌酒店和资产。未来,双方将在客户资源、酒店发展、医疗保健和养老保健方面发挥协同作用。
与深圳地铁携手,积极推广“轨道+物业”模式
上半年,在因地制宜、因市制宜的指导方针下,热点城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回落,过热局面得到有效遏制。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指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
于亮表示,长效机制的重点是通过供给方改革完善供给体系,真正落实“房子是为了住”。其中,加快发展“轨道+物业”和租售并举是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轨道+地产”有助于扩大大都市区的宜居边界,实现人口从中心城市向外的分散,大大增加住房和土地供应能力。随着我国进入大规模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峰期,“轨道+物业”将轨道建设与物业开发有机结合,为轨道建设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成为城市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率先占领这一战略制高点的开发企业将在新一轮城市圈发展格局中赢得第一次机遇。
目前,深圳地铁已成为万科的基石股东,这为万科积极探索这一模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中国最具市场化和跨区域扩张的运营商,深圳地铁沿线拥有大量稀缺的土地资源。未来,双方将结合各自在建设、经营管理和物业开发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轨道+物业”模式,共同拓展市场,提升城市配套服务能力。
[编辑:高庆林]
标题:万科2017中期报告:核心业务稳健增长,拓展业务有序推进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6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