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7字,读完约3分钟

2017年,中国早稻播种面积为546.3万公顷(8195万亩),比2016年减少15.65万公顷(235万亩),下降2.8%。

就单位面积产量而言,2017年全国早稻单位面积产量为5,810公斤/公顷(387公斤/亩),比2016年低22.7公斤/公顷(1.5公斤/亩),下降了0.4%。

就总产量而言,2017年中国早稻总产量为3174万吨(635亿斤),比2016年减少103.7万吨(21亿斤),下降3.2%。按地区划分,2017年早稻产量排名前十的省份是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湖北、安徽、福建、海南、浙江和云南。其中,湖南产量808.5万吨,播种面积138.31万公顷,是中国早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

2017年早稻产量排名数据分析:早稻大省究竟是谁?

2017年各地区早稻产量排名(前10名)

数据来源:中国商业研究院大型数据库

早稻产量下降,主要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

一方面,早稻播种面积继续减少。今年早稻播种面积546.3万公顷(8195万亩),比2016年减少15.65万公顷(235万亩),下降2.8%。主要原因如下:第一,由于早稻种植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农村劳动力不足,一些农民选择“水田到旱田”或“双季稻到单季稻”;二是部分早稻主产区积极推进农业供给面结构改革,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例如,湖北省江汉平原稻田养虾已成为一种气候,有条件的农民选择“以稻养虾”,导致早稻播种面积减少;第三,一些地区的稻田休耕轮作面积增加了。例如,今年湖南省湘乡市的稻田休闲轮作面积超过22000亩,是去年的两倍多。

2017年早稻产量排名数据分析:早稻大省究竟是谁?

2017年,由于播种面积减少,全国早稻产量减少91.3万吨(18.3亿斤),占总减产的88%。

另一方面,早稻产量略有下降。今年早稻单位面积产量为5810公斤/公顷(387公斤/亩),比2016年减少22.7公斤/公顷(1.5公斤/亩),下降0.4%。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早稻生长期间当地农业气象条件差和灾害严重。

2017年早稻产量排名数据分析:早稻大省究竟是谁?

从农业气象条件来看,在早稻播种和育秧过程中,江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遭受低温多雨天气,日照时数少,气温低,导致部分地区推迟播种,早稻个体发育弱,有效生长不足;拔节期和抽穗期,江西、湖南等地持续暴雨,不利于早稻旱田的分蘖控制和开花授粉,导致部分地区水稻结实率下降;收获期,江南和华南地区持续高温或暴雨,不仅不利于早稻的灌浆和成熟,而且造成品质下降。

2017年早稻产量排名数据分析:早稻大省究竟是谁?

从灾情看,早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是6月底至7月底。中国南方的大规模暴雨已经在湖南、江西和广西造成了洪水。

2017年早稻减产12.4万吨(2.5亿斤),占总产量的12%。

标题:2017年早稻产量排名数据分析:早稻大省究竟是谁?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