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6字,读完约3分钟
网络汽车行业将很快摘下烧钱不赚钱的帽子。近日,神舟UCAR公布了2017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收入4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1.3%;毛利润为2.4亿元,毛利润为5.4%,首次实现正业绩。其中,神舟专用车上半年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0.6%,亏损大幅收窄至2亿元,单位平均毛利首次转正。
作为唯一一家网络汽车上市公司,神州UCAR发布的这一数据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网络汽车行业迎来了盈利的转折点。这份财务报告不仅披露了上半年中国专用车的表现,也揭示了网上汽车新政实施半年多以来整个行业的真实需求。
根据财务报告中的神舟特种车数据和历史数据,神舟特种车去年公布的日均订单量为40万辆。今年,在专车车队规模和平均价格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订单量与收入成正比,收入增长20.6%,订单量增长约20%。因此,据粗略估计,今年中国特种车辆的日均数量为50万辆。
根据罗兰·贝格今年的报告,中国专用车占专用车市场的近40%,由此可以估计,整个专用车市场的日均销量约为150万辆。
以去年11月实施的网上汽车租赁新政为分水岭,行业进入了减量化、提质化的发展阶段。根据新政的要求,网络汽车平台必须坚持优质服务、差异化运营的原则,提供比传统出租车更高的服务,做到平台持证运营,司机持证上岗,车辆持证载客。行业监管调整后,大量违规驾驶员和车辆被淘汰,高补贴恶性竞争停止,市场向有序发展过渡。网络汽车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尤其是原本占据网络汽车市场主导地位的低端快运列车面临退出。
经过半年的调整期,价格和服务都比传统出租车高的专车占据了在线汽车市场。结合其他类型的网上汽车订单(搭便车属于共享类,而非网上汽车),保守估计整个网上汽车行业的平均日订单量不到300万。这与前两年的上半年相差甚远,当时平均每日订单数达到数千万。由高额补贴支撑的低端需求已经随着潮流而消退,这部分乘客已经重新进入了公共交通系统,如返程巴士和地铁。今天的在线汽车市场呈现出真实的市场需求。
自互联网汽车新政实施以来,一些平台的订单量和客流量大幅下降,这导致许多市场分析师开始对整个行业大加赞赏。然而,在过去的六个月里,中国专车客户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而且通过开通u+平台解决了高峰时段打车的困难。订单量和收入稳步增长,通过科技手段的智能调度,车辆运营效率提高,单位平均毛利首次实现历史性正增长。这不仅表明中国专用车的商业模式是合理的,也使其真正受益于网上汽车新政的实施。
神舟专车始终坚持专业车辆和驾驶员的运营模式,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服务,这与新政高度一致,其经营理念和服务模式也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认可。自2017年1月神州特种车在中国获得第一个在线汽车业务牌照后,它已经获得了35个城市的牌照,牌照的速度和数量总是远远领先于其他平台。
可以看出,虽然网上汽车行业整体订单量大幅下降,但中国专用车收入增长20.6%,也让外界更加理性地看待现实市场需求。未来几年,在线汽车市场不会像新政前投资者预期的那样高,但它永远不会悲观。乐观地看,预计增长率将保持在20%-30%左右。当然,除了消费升级带来的总体增长外,这还需要一系列措施的推动,如公交改革和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下半年的网络汽车真正进入了竞争运营和服务的时代。
(李晶晶)
标题:从神州专车业绩增20.6% 理性看网约车真实需求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6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