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7字,读完约2分钟

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603000)昨日,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央社会主义研究所)在成立20周年之际,举办了“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端学术论坛。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清华大学民族学院院长等14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各教学和研究机构以及中央社会科学院的400多名学生代表出席了论坛。

专家学者热议“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次论坛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起源和成就,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未来发展的新路径,汲取中国优秀文化的营养,从民族的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度融合,从文明互鉴的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对世界多元文明发展的现实意义。

专家学者热议“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包括为中华民族的社会理想而奋斗的最高追求。我们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民族所追求的“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专家学者热议“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两个轮子”。必须肯定他们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作用,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专家学者热议“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潘蔚说,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三大任务:用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上层建筑决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唯心主义,用社会主义理想超越资本主义,用社会平等和团结至上的人类进步尺度反思个人至上和资本至上的现实。我们应该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把社会主义理论同世界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

专家学者热议“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认为,文化自信是指对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的自信,包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以及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培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专家学者热议“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与会学者认为,要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就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时刻。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必将促进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更深层次、更系统、更全面的结合。

专家学者热议“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据悉,为纪念中国文化学会成立20周年,学校还将举办“中国文化与一国两制”、“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等论坛。(王欣?(

标题:专家学者热议“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6547.html